给小费是哪儿来的规矩? 可能正是因为这次挨糗的遭遇,本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研究中国球童小费的起源抱有浓厚兴趣。跟中山温泉、深高等球会的多个元老级球童交流后,我才知道,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尔夫刚进入中国时,由于打球的外籍人士较多,只有很小一部分客人给小费。当时的球童根本不敢奢望小费,主要还是靠工资和出场费生活。 给小费形成风气,应该始于90年代中期,而这股风潮的形成,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随着打球的国人比例逐渐增大,大家都爱面子,攀比着给小费,让不给或少给小费的朋友觉得颜面扫地。 第二阶段,也是给小费形成气候的最主要时期。越来越多尝到小费甜头的球童,开始绞尽脑汁争取更丰厚的小费,除了加强业余学习、提高服务水平外,球童们开始有计划甚至有组织地对客人(尤其是知根知底的会员)进行差异化服务,甚至参与球手的球场赌博。假如你爱跟朋友赌点钱,而又没有大把给小费的习惯,可能会输得很惨。 假如说前两阶段的始作俑者是与小费直接相关的双方当事人,那么,在第三阶段,促使“打球必须给小费”成为雷打不动的行规的,当属第三方——球会管理者。 当球童的小费收入越来越高时,他们薪酬的另一端——工资和出场费却在逐年缩水。同样在为压缩运营成本而绞尽脑汁的管理者们,非常默契地集体压低球童底薪,从而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球童小费挣得越多,球会支付给他们的工资越低;工资越低,球童们为求生计不得不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小费上。 时至今日,在广东、北京和海南的一些球场,不少球童仍处在无底薪、无福利待遇的生存状态,小费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更有甚者,据说在号称球童黄金年代(高水平球童月均小费收入过万元)的90年代末期,广东个别球场不但不支付球童任何底薪和出场费,还强制要求球童每次出场后反向球会上交一定数额的小费。 小费的怪圈越滚越黑,但无论对其负历史责任的应该是打球者、球童还是球会管理者,最终形成的现状在短时间内却已无法改变,那就是:中国球友们,正在为无法拒绝的球童服务重复买单。 质疑:小费提升服务品质? 给小费就一定能得到好的服务吗?小费越多,得到的服务就一定更好吗?我看未必。 北京一位姓张的球友,曾向我透露了他与众不同的付小费习惯。每次与朋友下场打球,他都会在开球之前向球童们宣布一条“内部规定”:“我给你们每人备了100块小费,但表现最好的那个拿200,最差的白干。” “说实话,我这招真的有点损,但都是被逼的。”张兄打球爱跟朋友赌点钱,不敬业的球童经常让他损失惨重。不过,虽有这条“规定”,但他真正拉下脸对表现最差者分文不给的,这辈子也没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