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因为带孩子学球持续以来接触了大量的教练,发现了很多困惑(文中全部特指针对有基础的学员教学),三点最为突出: 困惑一:绝大多数教练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动作练习上,无论什么水平的球员花时间最多的是练习场打垫上纠动作;甚或相当部分教练不主张参加比赛,强调的是动作练标准了,比赛成绩自然会出来,比赛会将动作带散带乱。 困惑二:相当部分打出成绩球员的教练并不是科班出身,甚至很多原来并非从事运动本身。例如魏京生带出了张娜,宋庆礼带队比赛的成绩亦相当了得等等。 困惑三:就普遍而言教练教球的方式很多地方令人不解:教学很少综合全面教授赛事所需各个部分,就更别提持续教学形成赛事习惯了,专项综合的赛事训练几乎没有。教练教学单打独斗的占绝大部分,团队配合的少之又少。教学时不很专心,时不时的瞄着是否有新来的客人,还不时搭讪一下。教练教球就是球技,目的就是姿势标准,漂亮,下场杆数、比赛成绩与之无关,更不要说提供相关支持了。 应该说每个人角度不同看法一定迥异。我理解高球本质上是一项竞技运动;检验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比赛结果,而不是姿势是否标准。如果你不认为它是竞技运动,困惑无从产生,下文谈到的内在规律也无从谈起。带着困惑,本人花了较长时间探究原因,最近终于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先说困惑一,答案归纳如下:1、没人能教,因为现在的教练大部分是爱好者考中高协的教练证从教的,本身比赛也没参加几场,更没有带过队,都没见过如何教呢。2、没人会教,因为赛事过程涉及的面太多,生理、心理、技术、战术等等,太过复杂需要太综合的知识和能力;在教练队伍普遍学习能力偏弱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人领命。3、利益驱动,如果在练习场坐等能收到每小时400-1200元(中高级)的情况下,有谁会花数倍的时间赚取同样或更少的收入呢? 再说困惑二,诚然非科班教练出成绩居多固然有中国高球发展时日尚短,运动员大多数还在赛场未及转行教练等原因。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非常重要,非科班出身带来观念相对尚未固化,对高球的入手更多的从认识规律着手。拿魏指导来讲,从与其交谈中除了明确的勤学苦练风格外,其谈论最多的是弟子们在比赛中的心理影响、说的是谁跟谁比赛和训练反差为什么大了些、比赛时亲任球童与否对心理和结果的影响等等。 另外一方面非科班带来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各方面社会经验丰富,尤其是一部分成功教练,阅历深厚,察言观色,识人辩心。所以广博的知识是符合高球复杂、综合,需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特性的。深厚的阅历又对把握心理大有裨益。我想这便是宋教头不教球,做传媒也能风升水起的原因吧。 说到困惑三,就不得不说目前国内教练的生存状态了。就我接触的北京的教练来讲,一部分是有些名气的,排队上课的很多、甚至外地的学员有经常飞来飞去上课的,他们的课时根本推不掉,于是教比赛耗时费力也就完全没了必要。另外大部分教练是需要不断找寻新客户的,其中相当部分是由业余球手或球童转行,能力暂且不说,单就对赛事的理解和综合各方面赛事因素来讲就存在能力的不足。况且出于生计的原因,捕捉老板级学员更有油水;既没有成绩的压力,出手也大方,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太在教学效果上用心了。 上述困惑由来已久,我也时时跟踪,近几个月更是逢人便请教,见人就咨询。我总的感觉是由于高球在中国直到目前为止,其竞技的本质没有充分的体现,其交际的特性很是普遍;另外由于教学市场的畸形发展造成了教练员队伍利益驱动,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但是习惯而成自然的事情,一旦环境变了其形态也会跟着变化。这中间最明显的环境变化就是各类主流学球人群对锦标的重视。 去年开始、今年以来各地政府体育部门开始很明显的成为高球运动的推手。从去年各省市为全运会大力抢注球员,到今年各地为二三线队员建设及各省(市)运动会而大办比赛、分级注册球员等都感觉到举国体制的力量。而举国体制的核心是成绩,这无形中推动了高球回归运动本身。所以青少年市场除了会在政府推动下规模大增外,教学体系也会起很大变化;成绩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会逐渐占上风。中国业余赛事越来越向青少选手倾斜,锦标意义也越来越明显。职业赛事自不必提,商业赛事也对锦标越来越重视,原因很简单:大型赛事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分地区和全球层级赛事组织形式,锦标是晋级的唯一考量标准。总之随着高球逐步回归竞技的本质,教学市场也应该有很大的变化。 谈到高球的本质是竞技我想大多数人应该能够认同,既然是竞技那它与其它竞技运动的区别在那?其内在规律又是什么?在这方面本人的困惑更大、与很多教练的看法更是不同,这种困惑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我认为高球是较其它项目更为综合、细致的运动;其特性表现为典型的木桶效应。 从竞技比赛来说,它要求球员具备优秀的基本技术的同时,在心理、生理(身体与体能)、战术(攻略、战法)、营养(能量补充及代谢)、杆具等诸多方面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而且还要有正确地把握外部环境的判断力,因此你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广博的知识。 举现实的例子,带队汇丰队际赛因为是临时凑的人,第一天未作任何的调适,赛中发现队员普遍击球后叹息甚至摔杆,而且几乎所有队员四小时不吃不喝。于是要求第二天不能有任何负面心理暗示的动作、言语及表情,并亲身准备运动饮料及食物。第二天两人杆数减少10杆,而且第三天能够保持;结果多人次破自身记录。 这就是木桶效应。换句话说就是高球太综合,你必须把相关联要素中的许多项补齐,使局部漏水的那块板提升才能从总体成绩方面盛满更多的水。 二,高球是选手与球场、与自己的比拼,赛事的其它选手都是伙伴而非对手。 由此带来注意力必须放在控制每一杆、每一洞的过程上,而不是每洞的杆数或结果上。高球运动本质而言是个人项目,是自己与自己比,自己与球场比。你关注同组球员(英文叫partner)的任何方面都没有意义;反之赛场的标准杆数是你必须征服的对象。理解了这一点才能轻松体会专注过程每一杆,忘掉杆数的意义。 见到某教练赛事中教导孩子树立战胜对手的信心,将比赛形容为超越对手的手段,带来的是第一场比赛中紧张失误,另一场比赛,同组跳组人多成绩尚可,但很明显的骄傲和自满。 关注过程、战胜自我也许其它运动项目也有要求,但我想可能不象高球如此般重要。我甚至认为比赛中的对手分析完全没有必要;如有可能球员比赛中甚至不应计杆数,代之以记录过程并将之养成习惯。 三,高球是强调内敛、控制的运动;而非多数运动要刻意的放开。 由此带来的是球员要专注掌握各种变量的运作规律而非对局面的快速反应上。多数运动尤其是团体项目要求队员比赛中放开,放开思想、放开身体甚至放开动作。高球则完全相反,比赛中每个环节每个动作可能都是要在良好意识下控制发力,控制情绪,控制风险…… 拿情绪控制来讲,喜和悲同样对球员的比赛节奏产生影响。训练中经常发现球员抓鸟后往往下一洞犯一些低级错误。其中原因就是打好后,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开始放胆冒险,动作过度发力;相反出现自责一多,连带最后崩溃。 所以高球强调自省、自律。与其它运动形式很不一样。它对控制力的要求较大多数运动要高很多。现在很多教练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练习场要求大量练习,比赛中细节不寻求,一旦养成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综上所述,对高球规律认识的不同,带来了理念和看法的不同;也就带来了方式和手段的不同。但是既然高球是一项竞技运动,哪种方法更符合实际,更符合客观规律,在竞技比赛结果中会有充分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