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说: “画画、打高尔夫和拍摄,我人生最热爱的三件事。”这位SGA高尔夫学院执行董事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中国第一批留苏的油画家李骏,留学归来后就在中央美院油画系任教,带出过陈丹青、杨飞云等艺术名家;母亲则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姜文、吕丽萍等大腕都是其学生。 家境殷实的李明1996年就接触高尔夫,那时全国的高尔夫球场和打球人口数量都是凤毛麟角。高尔夫是一项极端个人化的项目,从小就研习绘画的李明找到了自己性格的契合点。“我很快就迷上了这项运动,夏天大热天去打,冬天刮风下雪也打,这种状态延续了很长时间。我还买了大量的书和录像带,自己学习探讨。”李明说,他平生最喜欢的三件事—— 画画、打高尔夫和看电影,都是很个人化、需要花时间钻研的事情。 “很少有人会像我这样,我几乎犯过业余球手打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可能是性格和学习艺术的缘故,我喜欢自己琢磨,不喜欢找老师去学,现在看走过了太多弯路。”李明说。直到后来,他在澳大利亚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开始接触澳大利亚PGA的认证教练。通过跟对方的沟通交流,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多年来走过的弯路实在是没有意义。“高尔夫不是没有捷径,所谓捷径就是对运动本身的正确理解和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只有正确适量的练习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恰好当年国内刚刚经历了“非典”的洗礼,诞生了一批新兴高尔夫爱好者,他们不缺乏热情,但是却苦于没有好的教练给他们指导,这种需求矛盾开始显露。 生长在教育世家,让李明对教学有着天生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明就萌生了成立高尔夫学院的念头,这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2004年,李明专程前往澳大利亚,请来了澳大利亚PGA教练和北京朝阳高尔夫俱乐部合作,成立了SGA在北京的第一家高尔夫学院。这是内地继深圳观澜湖的大卫利百特学院后,第二家也是北方地区第一家有PGA教练资质的高尔夫学院。“当时有人一听说是PGA教练,第一反应就是普通的职业教练,总体来说认识比较浅显。”李明说,外界的反应让他觉得,做好高尔夫学院的工作太重要了,这是对高尔夫普及的重要推广。为了做好学院的品质,SGA学院同苏格兰PGA和澳大利亚、新西兰PGA都有合作,教练水平和资质都有很强的保证。当时摆在李明面前的机会不少,可以有不少扩大规模的机会,但他都采取慎重发展的策略,并没有一味强调规模。“首先把现有的工作做好,不能为了扩大规模而扩大,否则很可能会把苦心经营的品牌做烂。” 在日本和澳大利亚,李明都见识了国外教育的魅力,如何在孩提阶段培养学员的兴趣,成为他努力的一个方向。他甚至举例说,就像写大学论文一样,希望自己的学员有一天成年了,可以有对高尔夫独立思考的能力。朋友给李明讲过一件事,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因为几颗球没打好,就被父亲当众在练习场大声训斥,声称打不好就晚上不许睡觉。这件事情对李明触动不小,他觉得这个孩子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球员,但他的内心一定千疮百孔。带有自信和自尊地培养对孩子尤其重要。“就像学习音乐一样,家长没有想明白,你让孩子学习它,只是想要成绩,还是让孩子真正去学会热爱和满足。”李明说,“我有一儿一女,但我从不要求孩子学习什么,只是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接触各种事物的机会,一切都尊重他们的选择。”就读国际学校的儿子非常热爱弹吉他,每次出去度假也要带上它。女儿则喜欢写作。 李明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像他一样,热爱生活。除了“热爱的三件事”,李明还喜欢一切能与大自然接触的活动,比如骑上哈雷摩托兜风。现在事业小有成就后,他一有空就会去看海。 “至于高尔夫,那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李明这样评价外界对高尔夫“贵族运动”的看法,“实际上如今在中国,打高尔夫的流氓不少。确切地说,打高尔夫的确可以培养贵族气质,这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在体育总局训练局高尔夫练习场的SGA教学中心,透过窗户玻璃,李明看到学员在教练指导下顶着寒风练球,脸上荡漾出会心的笑意。“高尔夫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包容性很强,可以让任何一种人找到归属感。爱上它,我感到很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