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自己的练球经历和教学见闻,李明感慨万千,他特意提到了当时最具有争议的一个理念—— 死不抬头。“当时国内的球友都认定死不抬头,感觉就跟圣经一样,很多人因此而受伤。”李明说,“所谓死不抬头不过是保持身体稳定状态下的一种表象体现,高速摄像机的瞬间截屏被片面化理解,由于对挥杆原理理解的局限,当时不少人去盲目地模仿,不少人非得去教条化实践,结果不少人打球时球都出去半天了,身体转过去了,挥杆都结束了,眼睛却还盯在原位,造成很多人颈部肌肉拉伤。” 李明举例说,高尔夫教学特别像中医,教练不仅需要自己打得好,更需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教学就像把脉一样,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一般来说,越是高明的医生,给你开的药和扎的针越少。往往一些爱好者总想知道更多的信息,但往往知道的信息越多越乱,根本不能很好地消化。”尽管已经是学院的执行董事,但李明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比如在一些教学片中需要配音,他都亲自出马,效果得让自己满意。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学员以为李明是教练的翻译官。 “我自己是中国人,教学中心教练是老外,所以我们教学中心既能理解中国人的心态,又能提供最好的教学,因而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他说。 接待过一定数量的学员后,李明觉得中国乃至亚洲人对挥杆都过分依赖,非要达到所谓教科书标准才行。“对挥杆有要求肯定没错,但如果不结合下场,你的练习场苦练没有意义。有时候下场打球需要感觉和灵魂,挥杆只是提供一种击球方式。”他告诉学员,如果不保持下场习惯,只是用仪器去拍摄挥杆,就会非常禁锢和限制自己,脱离实战的练习很容易打折扣。人的挥杆每天都会变,如何根据自己的状态去调整自我,往往比机械式训练更重要。 在SGA教学中心,李明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带着孩子来学球的家长。“这其中有着很多中国式的希冀。澳洲的很多孩子打高尔夫是兴趣爱好使然,但中国孩子往往就不能这么从容,他们很容易被家长的意志‘绑架’。”李明笑着说,“有的孩子在我们这儿学了段时间球,去打个小比赛拿个名次,回来就说要当老虎。家长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让李明烦恼的是,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家长的意志就此会同外教的理念发生冲突,往往有时候给孩子上一节课,跟家长沟通交流就需要几个小时,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说服过程。 学院的外教水平和教学经验都很好,为了能够最好地传达给学员,培训了一批英文和传达能力很好的助理,并且成立了一个很好的教学系统,学员每节课都会有完整的课程记录与指导训练方案。学院还会定期给学员发邮件。最为细致的是,学院特地设置了教学热线,只要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