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学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之失月轮,亦之其指。——《楞严经》 不知不觉间,高尔夫进入中国已经三十年了,教练这个职业也已经广泛地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各种各样的培训及认证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TPi、中高协、裴济、澳洲......眼花缭乱,层出不穷。好吧,有个问题需要大家讨论:为什么中国的教练教不出世界级的选手?答案我也不知道,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压得我喘不过气。 高尔夫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泊来品,它从遥远的欧美传入中国时带来了什么?概念、文字(翻译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图片、录像等等。仅仅靠这些就想培养选手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看看: 1、"back swing"这个在中国的教学书籍里被广泛翻译成“上杆”的东东,其实最合理的应是“后上挥杆”。因为少了个“后”字,就很直观地被理解为举起来,然后就少了一些与目标贯穿一致的感觉。 2、视频录像。这个伴随着无数球友度过无数夜晚的东东,正面、侧面、背面、中速、慢速、定格、角度,这些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吧。不是说没用,只是能用的很少。把人家都已经快本能的东西拿来模仿和建造,那么我告诉你,你还要走一遍孩提时代。 指月之指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通过那根手指看到月亮,而不要以为那根手指就是月亮。我们如何把国外高尔夫理论转化成适合我们的肌肉条件、身体特征,并且能够快速培养出有“中国特色的高尔夫选手”的梦想,是我们这些从业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