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免这样想着:如果曾雅妮所赢的十五座LPGA冠军是PGA Tour(美巡赛),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媒体效应呢?想想看,仅就去年的七胜来说,约可缔造千万美元的收入,而五年不到的生涯,大概足以累积超过三千万美元的奖金。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胡乱想象而已,不过却点出美巡赛是全世界最重要高尔夫殿堂的事实,否则也不会那么多的赞助商参与,共同堆砌出平均单场奖金超过六百万美元的数字,外加联邦快递杯的三千万美元分红。 平均六百万美元代表什么意义呢?它比LPGA多了三倍之多,而且重量级大赛都是八、九百万美元的规模。这是多么令人称羡的工作环境,不信翻开刚刚出炉的年终奖金榜,许多人赚了五、六十万美元,如果这样的数字出现在亚巡赛,极有可能赢得奖金王,附带World Golf Championship-Cadillac Championship(WGC锦标赛)和英国公开赛的入场券,但美巡赛连起码的工作权都保不住! 另外点进生涯奖金排名,有些人甚至没赢过冠军,靠着前十的奖金日积月累,也能突破千万美元关卡,截至目前为止高达一百二十八人晋身千万美元男,其中Tiger Woods(老虎‧伍兹)今年九月初成为史上首位奖金超过一亿美元的高尔夫选手。 美巡赛的饭碗人人争抢,光资格考就分成四个阶段,但连过四关不代表平步青云,许多人还不是一年打了二十几场比赛,却赚不到十万美元。尽管如此,这里提供一夜翻身的梦想,即使之前成绩再怎么烂,只要一场比赛打出四回合好成绩,就能让银行户头增加百万美元,接下来两年将可以自由安排大多数的行程。 再回到第一段的想象,如果曾雅妮是男生,「他」会在美巡赛打出什么样的成绩呢?显然,这是永远得不到答案的假设性题目,不过当我们看到业余选手潘政琮这一年多来在美国NCAA的表现,是不是让人燃起美巡赛舞台再度看到台湾选手身影的希望呢? 上一位在美巡赛站有一席之地的台湾选手是谁呢?答案是二十多年前的陈志忠(1983-1989年),除了1985年差点赢得美国公开赛之外,1987年还登上Los Angeles Open Presented by Nissan(洛杉矶公开赛)冠军榜。至于刚满二十一岁(1991年11月12日)的潘政琮,已经在去年证明自己有实力加入美巡赛-从资格赛打进美国公开赛,所以台湾人重返美巡赛绝对是有可能实现的议题,甚至有机会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台湾男子高尔夫选手。 这位从苗栗苑里全国花园球场停车场旁一块草地崛起的男孩,十五岁赢得亚运银牌(2006年),后来支身赴美取经,今年六月打进美国业余锦标赛的四强之林,是目前华盛顿大学阵中仅次于业余球王Chris Williams(柯瑞斯‧威廉斯)的二号选手。 潘政琮去年进入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NCAA生涯第二场比赛拿下冠军,从此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前十行列。上周在泰国所进行的亚太业余锦标赛(Asia-Pacific Amateur Championship)差点演出大逆转,可惜以一杆之差落败,未能取得奥古斯塔的入场券,不过新出炉的世界排名跃居四大天王行列。 也许有人会觉得业余排名仅供参考,但如果长期名列前十,那就具有指标性意义了,特别是小潘今天参加的是NCAA球季。想想看,这些对手都是未来可能加入美巡赛的对手,如果能在这样的竞争环境稳居十大高手行列,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转换至另一个战场也有较大的机率处在同样的位置? 作者: 翁明玺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