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想登载我将要写作的系列短文【我的高尔夫情缘】,是因为2010年我参加了两次在上海高尔夫球运动发展史上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活动给我的启发。一次是2010年10月17日参加上海国际乡村高尔夫俱乐部(上海第一家拥有国际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的会员制俱乐部)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另一次是2010年12月31日参加上海高尔夫训练中心揭牌和上海高尔夫球队成立的庆典。前后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我虽然不是体育界人士,但我却是这二十年上海高尔夫球运动发展的见证人之一。 二十年前我在上海国有酒店业大集团之一---上海新亚集团担任总经理、法人代表,为了集团所属酒店境外宾客能在上海打高尔夫球,成为国资企业购买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证的第一人,开始与高尔夫球运动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上海高尔夫球协会成立后我又应邀担任协会副主席,至今还应聘为协会顾问。我己经是75岁的高令老人,但仍然活跃在高尔夫球场上,打高尔夫球成为我晚年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发达国家高尔夫球运动既是政商各界人士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是健身和社交的重要场所、是身份的标志;又是平民百姓大众运动的项目,在美国花两个汉堡包的钱就可去社区公共高尔夫球场打一场球。高尔夫球也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已经列入了奥林匹克运动项目。 但是在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被作为“限制性”运动项目,是“奢侈品”、“贵族运动”、“高消费”。各级领导干部更视高尔夫运动为“禁区”,有的地区甚至还作为“违纪行为”处理。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地开始建设高尔夫球场,但主要也是为境外人士服务。由于高尔夫球场占地多、投资大,为了平衡投资都采用会员制方式集资,购买会员证费用十分昂贵,的确不是平民百姓可以参与的。在日本不少高尔夫球场就是利用山丘地建成的,既可保持山丘水土流失绿化环境,又可健身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虽然中国有许多山丘、湖边滩地没有利用,可以建造高尔夫球场,但高尔夫项目却被规定为禁止投资的项目。 至于市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参加的公共高尔夫训练基地一直是纸上谈兵。现在高尔夫球运动己列入奥运会项目,由上海高尔夫球协会建设的公共高尔夫训练中心己经建成起用,上海高尔夫球运动将在起步二十年之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温故而知新”,我作为上海发展高尔夫球运动的历史见证人之一,我有责任将我的感受写出来,与网友、球友和关心支持高尔夫球运动的朋友们分享。 作者:何义钊 来源:何义钊个人网站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