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出生的郁小平,在军队机关工作过8年,1993年转业进入深圳特区发展集团, 陆续在集团下属4个不同的企业中任总经理、董事长,2001年,以中方代表的身份进入深 在高尔夫业内,郁小平的声音时常响起,他对高尔夫管理的看法,对高尔夫和经济关系的剖析,对高尔夫发展的研究,对行业内现象的探讨。他在多个企业担任过管理工作,深谙管理之道。在深高,他是这座“黄埔军校”的舵手。对于人才,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曾提出“行业人才需阶梯式培养”、“善对人才就是善对企业”。这么多年来,深高为高尔夫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他说深高既是中国高尔夫的“黄埔军校”,也是培养中国高尔夫球手的“摇篮”。他坦言,深高既然被称作“黄埔军校”,就不应该忧心人才的流失,应该承担起为外界输送人才的责任,让他们在深高学到的东西能有所用,共同推动中国高尔夫事业的发展。 《高球先生》(以下简称“高”):业界许多人都称深高为“黄埔军校”、高球运动员的“摇篮”,这份美誉如何得来? 郁小平(以下简称“郁”):首先,要感谢业界同行对深高的认可和褒扬。事实上,深高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向其他球会学习,“不骄不躁、创新进取”和“不思则滞、不进则退”是深高当下常需要照照的两面镜子。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是深高成立二十三周年的日子,深高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应该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环境;得益于深圳市各届政府、领导、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帮助;得益于一任又一任的管理团队、一批又一批的骨干和员工队伍的努力拼搏;同时还得益于深高的广大会员以及国内外高球运动爱好者谏言献策、厚爱提携。 高:为什么如此多的人才出自于深高,而不是其他球会? 郁:这当中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历史因素,因为深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创建的第一批球会,占天时之利。二是环境因素,深高在深圳,深圳创中国改革之先河,对外开放早,观念更新快,外商投资多,先富起来的第一拨人也基本扎堆在这,加之隔壁邻居就是香港,因此无论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消费能力再加上气候条件都占足地利之优势。三是文化因素,世界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蕴育了丰富高尚的高尔夫文化,深高早期的管理团队和会员的构成主要以日本人为主,日本人对高尔夫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至少在亚洲各国是堪称最虔诚和坚定的。这点十分重要,这也可叫人和之氛围。 高:您是管理学博士,又是资深职业经理人,有句话叫“管理出效益”,您认为深高的管理和效益是对等的吗? 郁:若按球洞数比较收益来测算球会经营效益,深高的效益在业内是不错的。深高的管理这些年确实上了几个台阶,突出的方面有四个,一个是狠抓成本控制;第二个是建立健全了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规则;第三个是加强并提升了工作任务执行力;第四个是突出了对会员忠诚度的培养。 高:目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日渐恶化,高尔夫行业会否受到波及,深高打算如何应对? 郁:这个问题我在最近参加的几次研讨会上都被问及过。我的观点与多数人不同,我认为:正在恶化的经济环境,从目前看对高尔夫球会不仅不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可能还有得利的趋势。深圳的球会,北京、上海的球会近段时间打球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因为对有钱的人来说,投资能力下降、投资冲动减弱后,休闲消费的欲望就会增强。股市一片绿,楼市一片黑,经济一团糟,他们已经没事干,没法干,干不成事了。闲下来,多打打球就成为他们不错的选择,球会的应对就是尽可能保证他们能订到场、打到球,称心如意、身体健康。 黄埔军校之深高人 程军:北京天 程军 深高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程军应该成为一个样板,一个成功球员到成功商人的华丽转变。 “我是在深高成长,并在那里得到发展到的。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在那里累积了足够的经验。”谈起自己的经历,程军对深高仍然充满了感情。 离开深高,程军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高尔夫,对他来说,高尔夫是一生的情。他现在的身份是北 1985年,十六岁的程军踏上了东渡日本留学的征途,和他一起的还有刘晓军等十个河北小伙子,这批人在日本的艰辛在刘晓军的话语里更能让人体会。 球员程军 1988年,留日归来的程军开始了他在深高的生活,那时候虽然也能打球,但高尔夫在中国整体的不成熟决定了身处其中的人必须忍受煎熬。在来到深高的那时候,程军是一边练球一边做球童,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职业球员一说,练球并不算一个正规的职业。程军是幸运的,他有着极好的天赋,1米84的身高和强壮的体魄加上自己刻苦的训练,他在高尔夫上的优势很快便显露出来。1990年和1994年,程军和张 在1996年的高尔夫世界杯上,程军与张 2000年,程军正式离开深高。他说:“我不能再打下去了,在深高也没表现,我出去外面有自己的事业。” 商人程军 在深高,程军的生活不仅练球,他还是精明的生意人。在没转职业之前,这批来自外地的深高球手生活并不好过,比赛少,资金低。90年代初正是中国商潮涌动的时候,程军的经商头脑从被小小的球具敲开,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深高的会所里有一个球具专卖店,为了提高效益增强管理,当时球会总经理张景纯把球具店交给了程军。程军个性好,人也老实,这让别人和他合作多了份放心。回想起最初的球具代理,程军觉得自己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我从打球到经商的转折吧,也是效仿国外的球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能一直打球,做品牌球具的代理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程军的生意开始越做越好,后来他自己创建了提富通公司,一些著名的品牌也找上门让他代理,包括T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