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要找到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球杆却不容易,尤其是初学高尔夫的朋友,在自己初学时买什么球杆可真有点伤脑筋,因为一套品牌球具价格不菲,如果不适合自己就造成了浪费,这样的尴尬往往给所谓的“拷贝”杆造成可乘之机,许多初学的球友选用一套价格便宜的“拷贝”杆练练手,从而更加造成“拷贝”杆的泛滥。也造成许多球友在以后的高球生涯花大量的时间弥补创伤,努力改正坏习惯。
其实初学、练手、第一套杆不买新杆也是很理智,但有一个原则宁买旧的也不要买假的。
什么是“拷贝”杆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鉴别“拷贝”球杆。很多媒体上都有过介绍,区别真假球具可以从价格、外观、制作工艺水平、包括产品编号的认证等方面来进行鉴别。但有一个方面被忽视掉了:就是检测球具的杆身。方法比较简单:第一是检查杆身的扭转度(TORGUE),简称为转距。扭转度的定义是:杆身受力时所产生的转向变化,“拷贝”杆的扭转度非常大。您可以一手抓住握把,一手抓住杆头,双手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用力,如果是假杆,你能感觉到转动非常大,就象在扭动一根树支;如果是真杆,你会觉得杆身的转动较小,同时握住握把一侧的手掌会比较疼;第二是检测杆身的软硬度,假杆的杆身较硬,压弯时没有什么弹性和韧性的感觉。
“拷贝”杆为什么这么便宜? “拷贝”杆之所以这么便宜,主要是由于制造杆身使用的材料是玻璃钢纤维。所谓的“拷贝”杆也分好坏,主要是指杆身中玻璃钢纤维所占的比例。正品球具的杆身使用的材料是百分之百的碳素纤维,根据其抗张强度的大小来划分等级;抗张力越强价格越高,其生产加工的难度也就越大;很多品牌推出了杆身重量仅为40多克,而杆头体积却达到了近400cc的开球木杆,为了保证杆身的出色韧性,必须使用相当高品质的碳素纤维,价格肯定昂贵。
使用“拷贝”杆的坏处 那么,使用“拷贝”杆有什么坏处呢?我们已经知道,假杆的杆身使用的是玻璃钢纤维,其扭转度非常大,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球手在击球时,会感觉到杆面的抓球力不足,同时也非常容易击出“右曲球”;这时候,球手往往会下意识地通过增加手臂的力量及其他不正确的动作来进行弥补;此外,由于“拷贝”杆身较硬、弹性不足,球手在挥杆击球时,很难体会到通过利用杆身的韧性(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弯曲)来“抽球”时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初学者掌握正确的挥杆姿势非常重要。
“拷贝”杆的杆头缺陷 另外,“拷贝”杆的杆头制造中也有缺陷。大家知道,在成套铁杆中,每支杆除了长短不等以外,杆头的大小也不一样:长铁的小,短铁的大。正规厂家生产的球杆,为了保证每支杆都具有同样的挥杆感觉、以及同样稳定的弹道和方向,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每支杆的重心进行调整,来使整套球杆的重心距离保持一样。我们经常能够从品牌球杆的宣传手册上面看到“适当的重量分配”或者是“重心漂移”的字样,实际就是这个意思。而“拷贝”杆出于成本上的原因,不会去进行这样的调整,如果球手使用这样的球杆,就无法获得同样稳定的击球感觉,也就无法使身体肌肉“记忆”住固定的挥杆动作,造成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浪费。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