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低档盘旋,LPGA总算触底反弹,新球季的表定行程从去年的二十四场增加至二十七场,不过跟2008年的叁十四场,显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身为女子龙头巡迴赛,LPGA的招商能力确实有待加强,不要说跟美国和欧洲两大男子赛事每年超过四十五场的紧凑行程相比,其所提供菜单连日本LPGA的叁十五场都不如,其中最重要的(美国)本土赛事,竟从高峰期的二十叁场重挫到去年可怜的十场。许多人都把衰煺归咎于金融风暴,不过当全球经济迈向復甦之际,LPGA并没有跟着成长,反而在去年见到低点。 我们必须承认,LPGA固然标榜着国际巡迴赛,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女子好手,但毕竟属于美国人的职业巡迴赛,无论是现场买单或者电视前的观众,大多数都是美国人。试问他们会倾向支持谁赢球呢?试问谁赢球才容易创造更大的广告效益呢?试问谁建立的王朝才会吸引更多的赞助商? 回头看到目前的世界排名,五十大仅有九位美国人,去年甚至只赢了四胜,实在让人难以相信LPGA的美国本土赛事可以回到高峰(今年十五场)。LPGA已经不再是美国人的LPGA,所以是不是该思考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场,甚至在未来朝所谓的「世界LPGA巡迴赛」发展呢? 最具想像空间的市场莫过于亚洲,其中尤以韩国为最,毕竟高丽军团兵多将众,五十大高手盘踞了十九席,比美国人还多出一倍有余。再来是拥有十席实力的日本,当然也不得不提新王朝的建立者台湾,去年在曾雅妮的带动下涌入七万人潮,展现进场看球赛的惊人潜力。 看看Lorena Ochoa(萝莲娜‧欧秋雅)主宰高坛的那段时间,墨西哥靠着地缘优势和球后光环,一年为LPGA贡献了叁场比赛。因此,如果以选手在LPGA 的比例来看,亚洲其实应该主办更多的赛事,特别是人多势众的韩国,不过多年来只有一场LPGA Hana Bank Championship(韩亚锦标赛),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笔者认为,LPGA的亚洲赛事未见突破性成长,很大塬因跟官方的高姿态和主办比赛的高门槛有关。想想看,一场两百万美元的扬昇LPGA台湾锦标赛,总花费竟高达六百万美元,这样合理吗? 以去年面临断炊危机的美巡赛──The Heritage(传承杯)为例,主办的基金会在找不到赞助商的情况下只好自行筹款。根据当时赛前新闻稿主办单位表示,比赛约需八百二十万美元,包括五百七十万美元的总奖金。换句话说,一场近六百万美元的美巡赛事,其他的行政、广告、行销等支出大概花费二百五十万美元,那LPGA凭什么要花掉四百万美元呢? 目前LPGA的亚洲赛事大多委由IMG负责,据说有些经费都用在明星选手身上。然而,主办单位就不能自行花钱邀请自己想要的明星选手?难道就不能只锁定一、两位球星,甚至单靠着曾雅妮撑场,其他来不来悉听尊便,同样也能创造不错的话题。 另一个问题是LPGA的海外赛事都是小编制比赛,这种行程安排过多,其实对会员选手来说并不公平,因为许多人根本无法取得参赛权。笔者以为欧巡赛的大编制共站模式较为可取,这也有利于地区选手的参赛空间;反正LPGA规定起码的奖金规模标準,抽取认证费,要一定数量的参赛名额,其他由主办单位决定,包括想要邀请哪些明星选手参加。 LPGA最近十年掀起亚洲风潮,而且愈演愈盛,这是不争的事实。刚刚在夏威夷落幕的LOTTE Championship Presented by J Golf(乐天锦标赛),明显是为亚洲电视球迷量身订制,难得亚洲时间星期天早上可以欣赏到决赛的现场立即转播,所以何不用更开放的胸襟,让亚洲市场成为「世界LPGA巡迴赛」重要的一环呢?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