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各路媒体对球场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高尔夫再次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有一个数字被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媒体广泛引用,用以证明中国高尔夫的“无法无天”,那就是全国“只有10个高尔夫球场是经过正式审批的”。 这一说法也许很能吸引眼球、激发=群怒,但未必经得起推敲。追溯关于只有10个球场经过审批的说法,首见于2004年国办发一号文件下达之后一次记者招待会。 2004年2月26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国已经停止对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审批。到目前为止,全国经过国土资源部审批的高尔夫球场只有10个。 此后,这一说法就一直被认为最权威的数据引用至今。其实,还有一个更耸人听闻的提法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不再被提起。同样是在2004年,就出现在上述报道的前三天。 2004年的2月2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记者傅丁根在“我国已建176座高尔夫球场 只有1座经国家审批”一文中说:“记者先后与国土资源部、建设部联系采访,得到的答复大致一样:高尔夫球场建设不归他们管。他们不了解情况,建议记者到有关地方政府去了解。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直截了当地说,据他了解,只有1座高尔夫球场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国土资源部从来没有接到过任何高尔夫球场的用地申报材料”。 以上两则消息,构成了目前被广泛引用的“官方”数据——2004年以前共有176座球场、其中只有10座是经正式批准的(这两个数据在新一轮的清理整治中估计会出现很有意思的变化——如果会公布调查数据的话)。 第二则消息的记者并没有说明“国家有关部门”是哪个部门,既然“国土资源部从来没有接到过任何高尔夫球场的用地申报材料”,我们想当然也不存在审批,因此,这唯一的一座应该是另一个部门批准的另一座球场。如果国土资源部在其后的三天内突击接受申报和批准了10个高尔夫球场,或该部门在没有接到任何审批申报的情况下主动批准了10家球场的用地,那么全国一共应该是有11座球场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 其实,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所谓的只有10个球场得到批准仅仅是指通过一定程序、获得国土资源部在土地使用方面的批准的那一部分球场而已。而我们都知道,土地使用的审批仅仅是高尔夫球场从立项到经营许可若干程序中的一项。 在第二则消息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都声称高尔夫球场建设不归他们管。还可以确定的是,不仅是国土部、建设部,就是所有刚刚联合下发了741号文件的十一个部委,哪一个都不是高尔夫建设的主管部门。 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谁都不管也就是谁都可以管,谁都管就是谁都可以不管,你懂的。 我们已经知道不是主管部门的国土资源部批准了10家球场的建设,那么,其他非主管部门是不是也批准了球场建设和经营呢?譬如,前外经贸委、旅游总局、体育总局、工商总局等,这些部委又各自批准了多少?作为地方一级政府机关的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各部门批准的能说就不算吗?各自批准了多少?还有,因各类违规而被各级政府部门处罚并被允许继续经营的球场算不算?某些大领导亲自出席剪彩、题词、称赞、肯定的球场算不算?又有多少? 就是在近几年,还是有球场获得地方工商部门授予的高尔夫球场的经营许可,这些球场能说是“非法”的吗?如果是,那也只能只能说是工商部门“非法给予”了高尔夫球场“非法经营许可”。如果说2004年以后建造的球场都是非法的,那么,税务部门又凭什么向这些“非法经营”的球场收税?这项税收合不合法?或是“非法税收”? 清理整治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长期的政策滞后,给目前的清理整治造成了很多的困难,这些球场如何统计、归类,合法与非法的杠杠怎么划,中国高尔夫如何规范发展,考验的是政府的执政智慧。而在此次清理整治中,如何给我们体现执法的客观、公平、公正,更值得我们期待。 中国高尔夫球场的数量之乱、建造之乱,实际都始于政府。政策的滞后、地方政府与中央的角力、投资商的博弈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且还愣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不关离愁,但却让我们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现在重温一下国办发[2004]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也是挺有意思的, 一、暂停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 二、清理已建、在建的高尔夫球场项目。 三、规范已建高尔夫球场的运营。 四、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 七年过去了,我们穿越时空再次回到2004年,四项工作有哪一项是我们已经做了的?可以看出,不管是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发改办社会[2009]1993号文、还是十一部委联合下发的发改社会[2011]741号文,基本都是在再次重申国办发[2004]一号文的精神而已。 “暂停”令一“暂”七年,结果是既不“暂”、也没“停”;清理调查似乎一直都是在“进行”中,答案永远是“不知情”;“规范发展”目前则还只能让我们翘首以待。而此时的中国高尔夫却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