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开赛落户成都,给投资人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西部,究竟有多少高尔夫潜力可挖?尤其是当北上广这几大城市的球场数量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时候,有没有在那里搞一下“西部大开发”的可能,就像中国经济一样? 我看了眼地图,高铁的兴起让很多地方动了建球场的念头,但目前开发西部最现实的去处还是三个:云南、重庆和四川的成都平原地区。那么,你的钱投在哪会更合适? 我从不掩饰自己对云南的喜爱,但就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重庆和成都地区无疑是更出色的(十年后随着西南大通道的开发,这个状况可能改变)。如果要在中国西部发展都会型球场,或者说建立一个高尔夫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市,只能是这两个选择。成都,还是重庆? 这两个地方之间,车程不到3小时,也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人拿来相提并论。实际上你去过了就会知道,这两个地方除了美女都比较多,都喜欢吃麻辣火锅以外,并没有太多的共性,就连语言,都有明显的区别。 我刚去过一趟重庆,那里目前有6座已经开业的高尔夫球场,比整个四川都要多。单纯从政策和经济前景上看,重庆甚至比成都更好:直辖市的地位、更靠近东部和长江航道的位置以及拥有以上海浦东为模板的江北新区。但坦白说,我更看好成都成为中国西部的高尔夫中心城市,这里有比重庆更全面的优势:经济同样不差,有大企业和人口聚集的传统。而它胜出的关键在于,成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性格和魅力:消费偏好明显、喜欢娱乐、善于接受新事物,比其他的中国内地城市要包容和开放得多,懂得闲下来和慢下来,这些都是高尔夫运动需要的,在这些方面,重庆都都望尘莫及。 成都有几组数据是很让人心动的:在整个大成都范围内,建成的球场只有4个,打球人口却接近一万。而且单纯从球场品质上说,并没有太出色的。天府乡村俱乐部总经理迟守伟告诉我,他们售价将近40万的创始会籍目前已经卖了50多张,而这仅仅是一个计划在几个月后开放9洞试打的球场。 这样的供不应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也正说明了成都更有比重庆成为西部高尔夫大都会的潜质。这里比重庆更宜居,自古就是中国西部地区人群首选的置业地,也在无形中造就了精英聚集的效果,会有高尔夫社区项目的市场。从成功案例来说,成都也已经先行一步。麓山已经实现了职业赛事接待规格在三年内的三级跳,这对整个城市高尔夫产业的带动效应也会很强烈,至少成都的高尔夫项目会有一个标杆和模板,出现更优秀作品的几率也会更大。而重庆,直到现在为止,我仍看不到一个成功的案例。 成都和重庆发展高尔夫共同的硬伤是气候。它们都位于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上。这个地带夏天湿热,冬天湿冷,适合打球的天数本来就不多。这里的大多数球场因为天气的限制都只能选择混合草种。为了保证质量,果岭一般用冷季草种(如本特草),而球道则多用暖季草种(如百慕大草),但本特草在夏天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就如同医院加护病房里的重症病人,必须很小心呵护。冬天同样让人头疼,如果要保持球道的景观,还要再用冬季草进行交播。此外,川蜀地区日照时间太短,所以这里出美女,但很难长好草,这些都会让球场养护成本居高不下。重庆的条件甚至比成都更恶劣,那里是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之一,夏季多是名副其实的桑拿天,城市地形以多石的山地为主,球场的建造和养护成本更加高昂。 与重庆相比,成都也能吸引一部分的高尔夫旅游人口。反正就我而言,我可以考虑带着球包去成都打两场,顺便看看大熊猫和九寨沟,但不会考虑重庆。曾有人提出,在四川发展优秀的景观度假型球场,但气候因素,极大地制约了高尔夫利用四川优秀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所以在最后,我要说说自己喜欢的云南。那里当地的打球人口较少,但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海拔高度,阳光充足,环境最适合本特草生存,而且四季都适宜打球,是绝对的高尔夫宝地,容易形成优秀球场的聚集效应。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整个云南目前建成和在建的高尔夫球场一共有51个,其中大理市就有10个。加上当地原有的旅游资源,这就是个理想的高尔夫度假旅游去处。四川的攀枝花一带倒是拥有与云南相似的气候条件,但目前还难成气候。成都作为中心城市,发展都市社区和高尔夫人口,云南定位度假胜地,对中国西部的高尔夫来说,这种发展方式,其实挺和谐。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