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日华少耍宝金斯邦 我相信,真正喜欢高尔夫的发烧友都会幻想自己哪天能成为一名职业选手。高尔夫给人的感觉妙不可言。踢足球,打篮球,或者其他任何球类,如果不是从小开始训练,而是从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开始接触,那些运动都只能当成一种娱乐。高尔夫很奇怪,就算你三十岁、甚至四十岁才开始打,越好胜的人就越会上瘾,上瘾后就会情不自禁地花更多时间要求进步,而且总会去幻想有没有打职业的可能,哪怕是常青组的职业。 从二十几岁开始打球至今已近20年,我记得之前曾经给自己定过一系列的目标,比如说,什么时候能打到80杆、7字头、单差点,甚至是所谓的“职业水平”。要知道,即使是业余选手,如果赢了美国业余锦标赛的冠、亚军,也能拿到第二年美国名人赛的参赛资格。我也曾幻想过,如果我赢了,就可以去奥古斯塔打球,这个球场可不是一般人能打到的。这个“梦”很多球友都做过,除非他对高尔夫只是“玩玩而已”。97年,一个澳洲年轻人看到伍兹在奥古斯塔夺冠后大受启发,短短六年的高尔夫学习,他从一名完全不懂高尔夫的“局外人”成长为美国业余锦标赛冠军,拿到了美国名人赛的参赛入场券。之后,他又成功转为职业球员,表现一直不错,那个年轻人就是弗兰尼根。 十年前,我打球的实力要比现在强,论差点比现在低,论成绩十场球中四、五场都能打出7字头。十年后,球打得更多了,对于挥杆动作也越来越了解,但奇怪的是,杆数没有进步,反而更差了。最近几年,如果想要打出7字头,短杆必须发挥好才行。如果短杆不好,8字头,甚至9字头都有可能。跟别人说是单差点,但打出八、九十杆的成绩,自己都觉得很没面子。至于所谓的“职业梦”,十年前也许我会想,现在我早就不“惦记”了,只想打起球来让人家觉得动作还不错,那就很满足了。 我参加过的职业业余配对赛不少,同组过的职业选手也很多,但是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给我的感觉最不一样。一般的职业-业余配对赛放在周三,职业球员也只是练球,我参加配对赛是为了与职业球员聊天。之前,曾经与台湾一代球王吕良焕同组打过配对赛,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后来我们还成了好朋友。去年,第一次参加登喜路锦标赛收获很多。在球场上,在比赛的过程中,我真正看到了职业球员处理球的方式和心态的控制。这种经历与站在绳子外面或者通过电视转播看比赛完全是两回事。 今年再来登喜路锦标赛,虽然还没有打完,但已经觉得收获不少。今天是正赛第一天,我们要打金斯邦,两天前,我曾与黑纯一来这里练球。那天,天气恶劣到我能承受的极限,大风夹着雨,气温也不到十摄氏度,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太差,我打得很积极,虽然没有真正算成绩,但估计也打了至少90杆。 平常打球,我很少去练习场热身,都是直接到一号洞发球台吹两句牛,然后开始开球。今天天气不错,没什么风,又有太阳,我提前了一个小时到练习场。练习场摆了很多不同牌子的练习球,都是全新的,我真想摆几个放球袋里平常用。因为用惯了Titlist Pro V1,我就选了这一种。拿上劈杆,练了7、8个球,我发现效果不错,一百码左右,距离不远,但节奏都很好。球童马上递给我第二支铁杆,没说几号杆,就说“换支杆练吧”,我也没多问,感觉像是8号或者9号。 球童Kenny周二试场帮我背过包,非常职业,该说话的时候说,不该说话绝对不会罗嗦。他很了解我的距离、球路,一直给我鼓励。用第二支铁杆练了5、6个球,Kenny又递给我第三支铁杆,之后递过来的球杆越来越长。五支铁杆打下来,球路方向都不错,信心一下就上来了。 练完铁杆,我想换木杆练习,Kenny给我递了一支21度的“小鸡腿”。“小鸡腿”的表现也很赞,Kenny夸奖我说,“今天的节奏很好,不要刻意去拼命,保持这样的节奏就好了”。最后练一号木,我打了5颗球,距离不是太远,但打得很舒服。找到了木杆、铁杆的信心,我们接着去练切杆。转移地点的时候,Kenny说我今天的铁杆距离比周二试场短了一点,建议我选大一号杆,他说,“不要拼,我宁愿看你打得直,总比打得远但偏离球道要好。” 到了切杆练习区,我前两球切得不太好。Kenny建议我球杆握短一点,增加控制力。我照他的话做,握短一寸,效果好多了。练了几个球后,我觉得信心来了,所以转到练习果岭。这时,距离开球还有半个小时。 赛前热身不是练球,不一定练得多就有效,只要信心足够就好了。果岭上,我长推几下,短推几下,感觉不错。距离开球还有15分钟,我就去发球台等,弄了一杯热巧克力喝,还给球包里装了点干粮。不久后,我的搭档职业选手奥斯卡-亨尼格森(HENNINGSSON Oskar)来了,他是今年欧巡赛的冠军选手之一,我在电视里看了他夺冠的过程,有他做伴觉得很高兴,对他充满信心,对我们这对新搭档也充满信心。 第一洞,两位职业选手开完球后,我与黑纯一站在白TEE上。大赛Starter念了我的名字,“On The Tee, Alvin Chung”。这是正赛第一轮,不是周三配对赛,听到有人这么正儿八经地念我的名字还是在去年的登喜路,现在又听到了,感觉有点兴奋。第一球开出去,效果不错,只是距离与他们有些差别。 走上球道,我的球距离果岭最远,剩下180码,逆风,所以我先打第二杆。我用“小鸡腿”打得相当不错,落点很好,球滚的方向也向着旗杆。第一杆安全上球道,两杆攻上果岭,我整个人充满了信心。上了果岭,我的球居然在四人中距离球洞最近。平常是一名职业搭档三名业余。今天虽然是两名职业、两名业余,但是黑纯一曾经晋级欧巡赛,差点与职业没有多大差别。一名业余搭档三名职业,我又不是大老板,今天感觉真的很不一样。我得意地问Kenny,“Who is the pro?”,Kenny也很高兴地给了我一击“High Five”。第一洞,我交出了标准杆。 第二洞三杆洞,很奇怪,上了果岭之后,我又是最近球洞,虽然没有抓到小鸟,但还是平稳保帕。什么原因呢?我自己也在想,究竟是热身好呢,还是今天我走了狗屎运?想来想去,可能是沾了国庆的光吧。香港特区回归的那一天是我的生日,而今天又是国庆六十周年,可能因为沾了喜气,我的运气才特别的好。 从电视画面里看我的搭档亨尼格森,高大威猛,大概有1米9,但其实他真人没那么高,差不多也就1米8。我把视觉误差的事情告诉了他,他说,“其实,我只比你高一点。我一周要花20个小时健身,希望的就是站在球场上,别人不觉得我是1米8,而是1米9,这样会给其他选手造成压迫感,他们就会怕我。” 今天,我们正好都穿了同一牌子Galvin Green的衣服。去年,我去瑞典打球买了一些回来,因为防风防雨,这次打林克斯球场特地带过来穿。“明天你准备穿哪一套,我看我有没有,也挑那套穿。这样,我们就更像打队际赛了”我问。亨尼格森答道,“你可能不一定有,因为我这次带的衣服,很多都是下一季的新品,市场上还买不到,我也是上周才收到的。不过没关系,我是他们的形象代言人之一,有机会我让他们提供几件给你,这样你就更像职业选手了。” 一路打下去,我完全不像自己平常的水平。第6洞是唯一开球不好的球洞,我以为开球进了沙坑,结果球落在沙坑边的长草里,打上果岭滚到后方,从果岭后边推进抓到了小鸟。当时,我的成绩是-1,如果算上差点,净杆是-3,我的搭档是+1。职业与业余配对算队际成绩,虽然不在同一发球台,但我的成绩比他还好。我心想,“搞什么啊,应该是他帮我,怎么成了我帮他了。” 打完9洞,总杆成绩竟然是-1杆,我已经忘记自己多少年没有打过这样的成绩了。前半场,开球、铁杆、推杆都不错,虽然只抓了一只鸟,还是很兴奋。可能因为我不是职业选手,没想要拿多少奖金,赚多少钱,只是来这开心,所以我完全没有压力。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成绩,我真的很高兴。 转场后9洞,我发现搭档越打越好,前9洞做贡献,后9洞我已经不用帮忙了,自己也感觉松懈了许多。连续两洞三推,吞下两只柏忌之后,我感觉在果岭上没那么专注了,尤其在12洞三推之后。不过,我没觉得不爽。今天是周四,不管在北京、香港还是苏格兰,很多人还是要上班的,虽然我也是出来工作,但能在世界百大球场上,看着这么美的海景,有这么难得的机会下场比赛,还有三位高水平的球员跟我一起打球,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 同组的职业球手丹麦人叶普-胡达尔(Jeppe Huldahl),今年早些时候赢了威尔士公开赛的冠军,最终交出了-5杆的成绩。我的搭档亨尼格森则是打平了标准杆。18洞观察下来,我发现他们的认真程度是我绝对做不到的。对于我来讲,高尔夫只能是个乐趣,如果把它当成挣钱的工具,就会太吃力了。在念高尔夫学院的时候,我曾经打过几场学校18洞的比赛,每次打完,脑子都很累,很不习惯。事后,跟朋友聊天,他说比赛中要动脑子,算距离,用哪支杆都需要费脑力思考,打球真正累得不是体力,而是脑力。 今天的比赛,黑纯一打得一般。这场比赛之前,他至少让我10杆,我都不敢跟他赌。金斯邦9洞之后,我打-1,他打+1,能超过他真是不敢想象。看得出来,黑纯一每一杆都很认真,就像一名职业选手。我聊天、开玩笑、东看西看,成绩反而更好。可能,每个人的习惯和个性不一样吧。我是改不掉了,也不希望像职业球员那样集中精神、用心专注每一个杆,那不适合我。 第18洞是难度很高的四杆洞,我两杆没能攻上果岭有点可惜,最后吞下柏忌真的很遗憾。最后一洞有很多观众,虽说我不是职业,但我相信没有人不喜欢满足感,尤其当很多人看的时候,秀一下还是很过瘾的。对于我来说,如果能在这么多观众面前,推进好球,像老虎一样出拳,耍一下宝,要比拿到奖金还高兴,更何况我没有奖金,有人欢呼一下那该多好啊。 前9洞超乎想象的发挥,后9洞打得一般般,加起来就是我的差点。第一天金斯邦总杆80杆,看来差点还是对的。之前,我知道所谓的职业高尔夫对于我来说根本就是用来幻想的“白日梦”。今天如果让我真的去做,我发现自己根本不合适。 很多年没有像今天打球这么开心了。我发挥得不错,但最大的功劳在Kenny身上。他对球场很熟,我基本不用想,他给我什么杆,我就用什么杆,不用拼,只要顺畅往那个方向打就 是了。他就像一名真正的巡回赛职业球童,18洞下来,让我感觉自已也像一名真正的巡回赛职业球手。快要离开的时候,Kenny给了我一个拥抱,留下了他的名片,说下次来金斯邦 让我还找他。我说,“即使不来金斯邦,下次来苏格兰也要找你,到时候我们一起喝一杯”。 开车离开金斯邦的路上,我回想了特别的一天,今天的登喜路配对赛让我真正体会到绳子里的职业选手他们有多大的满足感,同样也有多大的压力。一击推杆可能换到上万人的掌 声,也可能赚到或者失去上百万美元的奖金。我看,凭我这个“耍宝”能力,职业选手距离我实在太远了,我还是乖乖做回我的高尔夫媒体吧。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