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台湾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官员财产申报工作,全台约6万名公职人员必须向“监察院”或者“政风部门”(即人事核查部门)申报个人财产。目前,台湾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对不法官员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对其实际效果也有一些质疑。 台湾财产申报制度 为防范贪腐、端正政风,台湾当局于1993年7月2日发布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并于当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迄今已修订4次,共计20条。台湾当局还制定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施行细则”等配套法规保障该法的顺利实施。 从财产申报人员的范围来看,台湾正副“总统”,五院正副“院长”,政务官,各级“政府机关”职务列简任第十职等(相当于大陆正处级)以上的主管人员,各级公立学校的正副校长,各级民意机关的民意代表、乡(镇、市)级以上“政府机关”首长,县市级行政部门中负责警政、海关、地政、采购等业务主管人员,上校以上各级军官等都在申报财产之列。其中,简任十二职等(相当于大陆正厅局级)以上的高级官员的申报机关是“监察院”,其余人员向所在单位的“政风”部门申报。 从申报的财产范围来看,“财产申报法”及其“施行细则”对财产范围作了比较细致的规定。公职人员应申报的财产包括台湾岛内外的不动产、船舶、汽车及航空器;100万元新台币以上的现金、存款、有价证券;20万元新台币以上的珠宝、古董、字画及其他有相当价值的财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采矿权、渔业权、名贵盆栽、高尔夫球证、高级会所会员证等;100万元新台币以上的债权、债务及各种投资等。财产申报并不限于公职人员本人的财产,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上述所有财产,也应一并申报。 从财产申报制度的各项具体措施来看,“财产申报法”及其“施行细则”也作了详细的规定。一是明确申报时间,每年的11月1日至12月31日为公职人员定期申报财产的时间。二是细化申报项目。财产申报表对各个申报项目进行了细分,例如不动产变动情况、面积大小、所有权人等均要逐一填报,存款的银行、数额、活期还是定期、币种等也要一一填写等等。三是建立强制信托制度。对于高级官员而言,除自用不动产以外,申报人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其他不动产和上市公司股票等财产应当在申报之日起三个月内委托给信托业。四是对申报不实的官员进行处罚。受理申报机构将对申报材料进行抽查,如发现申报人存在不实申报的情形,可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此外,台湾“财产申报法”及其“实施细则”还规定了强制公开制度。受理申报机构在接受申报资料后,应当予以审核,并汇编成册,向社会大众开放,供人查阅。根据“施行细则”的规定,受理申报机构还应当在完成审核的三个月内,将申报资料刊登于“政府公报”并在网上公告。因此,台湾民众和媒体很容易了解公职人员的财产状况,例如根据台“监察院”公布的财产申报资料,2013年马英九(包括夫人周美青)的财产状况为:存款7293万元新台币,不动产9笔(5笔土地、4笔建筑物),有价证券15万元新台币,名下没有珠宝、古董、字画等;“立法院长”王金平有46笔土地,堪称“土地王”,存款730万元新台币。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