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赛事 > 高球博览 >

《人生不过18洞》--关于高尔夫的“天问”

时间:2014-12-05 12:27来源:京城高尔夫新闻编辑部 作者:bjgolfer 点击:
《人生不过18洞》--关于高尔夫的“天问”,高球博览,

《人生不过18洞》--关于高尔夫的“天问”

2014-11-11 17:43


      “人生不过18洞,18个洞是人生的长度,那一两个精彩洞,就是人生的高度。”深圳人袁昆在最近出版的新书《人生不过18洞》里,将高尔夫比做人生,从人生前9洞的高尔夫经历,试图解构这粒小白球的前世今生。

      目前出版的有关高尔夫的书籍中,以工具类为多,《人生不过18洞》面世后,被称为“国内第一本高尔夫人文书籍”。近日,袁昆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笔下的“18洞”,主要是谈人生,“这人生的况味,有我的,有孩子的,也有老人的。不管是会打高尔夫的,还是对高尔夫陌生的人们,都可从中得到些许回响”。

     袁昆自称“是企业界里的文化人,艺术圈里的生意人,还是地产圈里球打得不错的,高球圈里文字较为出色的”。他与高尔夫的艳遇,源自10年前的惊鸿一瞥,在经历了“人生何处不土鳖”的初学阶段后,袁昆彻彻底底地爱上了皮肤白皙、高贵典雅、曲线优美的“白富美GOLF”,而且一爱就是10年。

     他是王石的好友。上个世纪90年代小平南巡后,袁昆从武汉来到了深圳,在深圳物业集团总办工作的同时,经常在媒体发表文章,其中有一篇《王石的精神家园》的文章,让他和王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后来的日子中,与王石结下深厚的友谊。

    袁昆谈高尔夫,就像王石谈登山一样,实际上是在谈人生。书里面有袁昆自己的故事,也有与他同期闯深圳的朋友的故事,比如王石、德源、龙固新、袁铁坚等等,还有高尔夫名将比如泰格·伍兹、尼克劳斯、霍华德·休斯等传奇人物的故事。

    在袁昆看来,高尔夫是个与自己较劲的“艳遇”,这项运动的神秘性在于:不管你多大年龄,永远不会放弃努力来达到最好。阅读它,犹如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生、老、病、死,各种人生感悟从心底涌起。

    即使没有打过高尔夫的人,大抵也知道一个标准高尔夫球场是18个洞。一场球总是要从第1个洞打起,到第18个洞结束,一般历时4个小时左右。袁昆说,18洞就那么长,不过7000多码,也就是7公里左右,人从出生开始,随着时钟的滴答滴答不断地接近并走向死亡,关键是活出怎样的精气神,享受这个过程的神秘与美妙。

    “打了一辈子高尔夫球的人会不会说:一生的岁月,四五个小时就够了?”人过中年,袁昆说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完前9洞,准备迎接后9洞。在前9和后9之间,有了这本小书。

    袁昆说,高尔夫球场带给他的震撼性收获是:“鸟——白鹭,成群的白鹭,优美的脖颈,彩色的长腿,铺张的翅膀,还有喜鹊、翠鸟、黑水鸭,各色鲫鱼,树木花草就更不用说”。他还说,高尔夫带给他最大的快乐是“找到老家”,“我们生活在一个广告污染了我们的视野,高楼压迫着我们的神经,快速干道驱使我们赶路的城市,在“绿色鸦片”的高尔夫里,可以让我怀念老家的老人,怀念老家的古树,怀念老家的童谣,怀念起那份神秘的宁静。”

    袁昆说,他谈的不是高尔夫,而是高尔夫带来的人生态度及生活方式。

一个“慢慢来”的运动

    《文化广场》:什么原因促使你想要写这样一本关于高尔夫人生的书?

    袁昆:十年前的“五一”,因为好友王德源君的促动,被第一次拉着下场,当时好幼稚地以为,这有何了不起,不就是将球打得远,把球推进洞嘛。虽然是处女场,但之前也做过两个球场的前期方案报告书,也曾在练习场体验过挥杆。
   
    一下场不得了,就被球场的美景所震动,第二天,我就直接在球会买了一张家庭会员卡,一发不可收拾。在这些年打高尔夫之中,我体验到一种“慢”,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方式。现在的中国,在快进键中不停地向前飞奔着发展,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加重了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了,我们不知不觉已丧失了慢的能力。但高尔夫就是一个“慢慢来”的运动。并且高尔夫融绿色、氧气、阳光和友谊为一体,是在美色之下最人性的一种运动。

    至于说到为什么想要写一本关于高尔夫的书,就是市面上,涉及高尔夫的主要是两类书,一是教球技的,一是讲球具的,也可以说只有一类,就是高尔夫的工具书,为什么没有高尔夫人文类的呢?高尔夫对人生的启发和感悟是最多的,策划大师王志刚有近二十年球龄,十年前就曾谈过要写一本高尔夫人生感悟的书,可没见着,可能真正写起来,难度还是挺大的。高尔夫给我们的人生感怀,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是很有意思的,我的无数球友在高尔夫中得到的感悟都是“碎片”化的,于是,我潜心积累,悄悄琢磨,从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上来写高尔夫,所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在讨论此书印数与定价上,把此书命名为“中国第一本高尔夫人文书籍”。

我已经打完前9洞

    《文化广场》:书名叫做《人生不过18洞》,有什么含义?

    袁昆:高尔夫标准场是18个洞,如果对应人的正常寿命,那么我走完了第9洞,也就是我打完了前9洞,正面临“转场”,要进入后9洞。于是,在这个转场的当儿,写下人生前9洞的感怀,所以本书分为九章,也可以理解分为9洞,分为9个主题:为什么喜欢GOLF、从迷恋到PK、一个人运动的OB思考、与孩子在球场上Friendship、人生没有Hole in one、千万里追寻高球“雄风”、高尔夫生活价值美学、GOLF产业在中国的“高而富”、歌之舞之GOLF之旅。

    这个谋篇布局就像屈原的《九歌》、《九章》、《天问》,只不过,他是悲愤的,我是欢快的,是关于高尔夫的“天问”。人生态度是逆境担当的,生活方式是活在当下的,价值取向是乐观优雅的。

    宋人方岳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也就是说,人生之不如意常常是十之八九,我们能活好这一二就不错了。人生不过18洞,能打好一两个洞,也就精彩了,

   人生不过18洞,人生无奈,人生又无常,18个洞应该是人生的长度,那一两个精彩洞,就是人生的高度。所以,不过18洞,主要是谈人生的,这人生的况味,有我的,有孩子的,也有老人的。不管是会打高尔夫的,还是对高尔夫陌生的人们,都可从中得到些许回响。

人生没有19洞

    《文化广场》:在高尔夫行话中,第19洞指的是会所中的酒馆。很多选手喜欢在这里倾听其他人的故事,期待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讲述同样的成功。人生若有第19洞,又该如何理解?

    袁昆:“第19洞”关系到高尔夫在中国的一个怪现象。原本“第19洞”是西方高尔夫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要素,讲的是回望、总结和反思。但高尔夫到中国以后很多东西走了样,例如杜绝一切有争议、有可能作弊的行为,中国人发明了“大流氓规则”。“第19洞”到了中国同样如此,它变成了一个寻欢作乐的代名词。就好像西方人更注重红酒的“品”,中国人则觉得“品”不过瘾,要大口喝酒才对,中国人打高尔夫,没有这个思考、感悟的环节。

    在人生这个片场上,人生没有19洞。我这本书,可以看做打完第9洞,转场时进行的回望和思考,某种意义上,它替代了西方高尔夫文化中所讲的“第19洞”。

   《文化广场》:高尔夫起源于西方,这项运动的文化精髓更接近西方的理性精神。例如它最为重要的“规则”是自律,它杜绝作弊,它追求公平、和谐和信任。这些既是西方契约精神的体现,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修身”——似乎更与内心有关。这种理解你是否认同?在你看来,高尔夫的文化精髓是什么?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袁昆:你的理解太对了!高尔夫的文化精髓很深厚,个人的理解是“逆境担当、果敢余生、乐观优雅”。它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在不同的高球段位有不同对应的对象,我书中比喻到的“孔子的进取期”、“韩非子的好战期”、“庄子的逍遥期”,在高尔夫赛场上,清静无为,才是最大的有为,那是一个道法自然的高境界,“自然而然”,修成正果才会如此。

王石的“自控力”令人惊讶

    《文化广场》:这本书的推荐序一是王石先生写的,最终,似乎王石先生的登山,与您的高尔夫,殊途同归,实际上都是在谈人生。如同登山之于王石的意义是“向死而生”,高球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袁昆:“向死而生”那是大境界大智慧。高球对于许多人的意义是快乐的延长线,因而有瘾,被称为“绿色鸦片”。如果说到与内心有关的价值,那就是“起落沉浮”。为什么那么爽,那么神?为什么那么悲摧?又为什么那么受折磨?人生的轨迹不可能平顺,内心如何调节得平和。

    工作和生活中我曾与王石先生有过贴身的交集,他的哈佛、剑桥之后就只是聚会了。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的“自控力”,控制自己的能力。工作上,目标坚定,观点鲜明,从不含糊,比如住宅产业化一走就是十几年,这个投入对于一般企业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海外布局,现在修成正果。为了一个目标,心无旁骛,为之兴奋为之鼓舞为之**燃烧。生活上的节制就明显了,比如一杯水一杯酒,在高温饥渴之下,一杯冰镇橙汁,舒服吧,他几乎一口喝下去,再来第二杯,不要了,坚决不要,要了也不喝,屡次这样;前些年,他还喝点啤酒,后来,他就滴酒不沾,再好吃的东东,他吃了一筷子,就不吃了。所以,他一展平的胸肌比之许多年轻人都帅气得多。企业管理者说,最伟大的管理是管理自己,像王石那样的节欲是凡人望尘莫及的;冯仑曾说,伟大是“熬”出来的,这个“熬”,凡人熬不过,普通人好吃的吃得个肚儿圆,好喝的喝得个五迷三道,而王石一熬多少年,自控力成为一种“习惯”,熬出个翻天覆地来。

“高球人生”大不同

    《文化广场》:美国有部电影《杯酒人生》,你这本书无疑讲的是高球人生。其中最动人心弦的,是很多与你同闯深圳的朋友的江湖故事。那是整整一代怀抱梦想的“50后”、“60后”中国企业家,在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跌宕人生的缩影。你说自己的人生走完了前9洞,你如何评价你自己,以及你认识的这些中国金字塔顶端人物的“高球人生”?

    袁昆:高尔夫运动对我的影响就是如何把握身体状况、专业技能、心理智慧这三要素。所谓企业做得好的往往是那些杆数比较低的,原通用公司CEO杰克·韦尔奇就是这样理解。每个高尔夫爱好者的“高球人生”不尽相同,这与其性格性情有关,比如原建设部部长林汉雄,现在86岁了,每天还驰骋在球场上,他追求的是快乐、健康、友情,就是一个开心。而TCL的李东生则是优雅而严谨,懂得爱惜,即便是在更衣室,放在衣柜里的衣服裤子,都要整整齐齐,换下的西装,缝对缝都要叠齐在衣架上挂好,对高尔夫的规则更是一丝不苟,绝对尊重。

    《文化广场》:一场正规的GOLF赛要打满18洞,有人认为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杆数就是成功。在你的高球人生里,你如何定义“成功”?

    袁昆:避免错误,追求稳定,就是最大的成功。几乎所有的球场,障碍设计是必需的,莲花般的沙坑,平静的潭水,树林长草、果岭暗线,那是会让你犯下美丽的错误的,就像所有河流必定是弯的,犯错误是难免的,如何少犯错误,不犯同样的错误,犯了错误及时调整。高尔夫的神秘在于,如果球场上成功了,球场外自然也会成功,那就是你淡然了,平和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对深圳有“原乡”感

    《文化广场》:你生于湖北,随军湖南,客居深圳,早期最重要的一段职业经历在昆明。这样的人生经历或许很难有“故乡”的归属感。你也说过,深圳不是我的故乡,在高球场上找到了“家乡”的感觉。在这样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每个人是否只能去寻找“精神家园”?

    袁昆:我得纠正一下,我可是正经的深圳人,1992年小平南巡那年底来的,一直是定居深圳,“客居”不对,好像我是深圳的客人,深圳这个地方对于我们还是有“原乡”感的。我们目睹了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城市里熟悉的人的起落沉浮。“精神家园”是每个时代的人都需要寻找的,有思想,孤独感的人都会有追寻自我的精神家园。

    《文化广场》:最近在读什么“枕边书”?有哪些值得向读者推荐?

    袁昆:“枕边书”这个提法有意思。既然是枕边,一般排除了专业的,资讯类心神不宁的,我的选择大多是能让人宁静,给人美好,留下畅想的。《读者》杂志里的小故事能给人美好的遐思,喜欢阅读的一是屠格涅夫,将诗歌与散文语言组合成你意想不到的故事,如《阿霞》、《木木》、《初恋》、《春潮》等,充满人道主义的悲悯;一是尼采,反理性主义的超人哲学,如《偶像的黄昏》、《看哪!这个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等,打开人的想象和憧憬。

记者 刘悠扬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