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MG701的故事 1 抛弃固执的思想 本间高尔夫从始创期开始,一直执着于生产软铁铁杆, 本间高尔夫觉得“软铁”是最适合制造铁杆的,因为它击球时会发出独特的声音, 同时亦传递一种特别的快感到球手的手中。 但是, 由于近年来制造商之间剧烈的产品开发竞争, 就算是对铁杆也要求能够打出更远的距离。 两年前, 某制造商推出了一款当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铁杆,它是由不锈钢制造而成的, 其卖点是它卓越的稳定性和力量,“一打即飞”。它是针对高龄球手而研发出来的产品, 虽然价钱昂贵, 但仍然大受欢迎。 当时, 本间高尔夫并不是没有不锈钢制的铁杆,但是比起杆面厚度2.5mm的“一打即飞”铁杆, honma制造的铁杆的杆面厚度却是3mm。仅仅是0.5mm的差别, 球杆的击球距离却有天渊之别。 “HONMA虽然很有型, 但是很难打啊!” “虽然不锈钢制的铁杆很昂贵, 但是因为它可以打得很远, 所以我买了啊!” “为什么HONMA不制造多些不锈钢制的铁杆呢?” 酒田工厂的产品开发人员, 在假日的高尔夫球练习场, 听到上述的话。 工厂副主管诹访回想起20年前,本间高尔夫刚刚开始发售“Plus 2”系列(特征为可选択比対手较小的球杆),曾经风靡一时。但是, 当时的铁杆是还未有凹槽的, 为了可以打出更加远的距离, 只是简单地将杆面倾角减少了2度。诹访想:是时候要放弃对软铁的执着, 开发新的材料了……因为20年后的今日, 凹槽的出现令铁杆的构造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要超越目前的极限, 就必须采用更好的材料。 他立刻买了那支“一打即飞”的铁杆, 尝试一下它的性能。 虽然它无法取代软铁铁杆击球时的声音和感觉, 但它确实可以打出比平时远5至10码的球。 “0.5㎜的分别” 到底在哪里呢? 根据分析结果, 塬来杆面越薄, 越能提高球杆撞击力, 诹访终于明白厚度和距离的关系了,而且薄的杆面能令球杆重量减轻, 降低杆头的重心,让击球更加稳定。这简直是对中级球手的恩赐。 于是, 诹访立即向开发小组发号施令:制造厚度在2.5mm以下的不锈钢杆面! (注解1)为了扩大杆头背面重心施设的洼坑。 (注解2)杆头的倾斜度。 (注解3)做成鋭角,使树立。 开发MG701的故事 2 毫米之争 铁杆头制造方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用金属制的铸模挟住放在压机上烧热了的铁棒, 然后从上下方按压下去, 这种方式称为“锻造”。另一种是将铁溶液注入已成型的铸模内, 这种方式称为“铸造”。本间高尔夫一直以来使用铸造的方法去制造杆头, 因为这样能够制造出比锻造更细致及更精巧的杆头。 让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在酒田工场制造铁杆的过程吧。首先是用锉刀从铅块中削出杆头的主模, 根据这个主模做出另外一个模之后, 将溶了的蜡倒入去。待它冷却之后, 它便会变成一个有杆头形状的蜡, 在它的表面涂上多层的砂石, 凝固成形之后, 再将蜡溶掉并将它倒出, 便形成一个砂石模(虽然砂石模可以抵受高温, 但它却像蛋壳一样脆弱,一敲便碎)。将铁溶液注入这个砂石模内,待铁冷却之后再将砂石模敲碎, 便现出杆头的塬型。这是由“奈良大佛”时代便遗传下来的传统铸造方法。 但如何才能制造出打得更远、耐用性更高的杆头呢? 酒田工厂的诹访收到了4个杆面分别为1.9mm、2mm、2.2mm和2.4mm的铁杆头样本, 它们是用普通的不锈钢制成的。 开发小组开始对这四款样本进行测验。 杆面厚度1.9mm的杆头可以打出最远的距离, 但它的耐用度却出现问题。 一般中级水平球手的平均挥杆速度是40m/秒, 这个速度和击球试验时的速度是一样的。当击球次数超过2,000次的时候, 1.9mm、2mm和2.2mm的杆面都分别出现了细微的裂痕(龟裂), 不过这些裂痕细小得只能在放大镜下才可看得见,为了确定是否真的有裂痕, 诹访他们在杆面喷上检查喷雾, 结果有部位变红了, 即是代表那儿有裂痕。开发人员都感到很失望, 说:“杆面裂了……” 唯一没有裂痕的是2.4mm的杆面, 但是若将这种杆面用作新制品推出市场, 这只不过是重复以前的东西。当时他们想纵使拿历史悠久之本间高尔夫的名字作赌注, 无论如何也要制造出不会裂的1.9mm杆面。诹访想起了在3年前有一间来拜访酒田工厂的美国制造商, 当时他们说: “有没有兴趣使用Carpenters 的物料 ?”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