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杆身无论在稳定性,能量传导,强度方面均比原厂杆身要好很多。独立杆身是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厂家。如MATRIX,Fujikura,MRC,True Temper,NIPPON SHAFT,ALDILA,GRAPHITE DESIGN等。原厂杆身指的是品牌货自带的杆身,这些杆身不是品牌商自主研发的。原厂杆身几乎全部都是由独立杆身厂家生产的,只不过这些杆身和独立杆身品牌厂商自己的产品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选材、工艺的差别及效果的差异 目前,碳纤维杆身主要原料为CARBON GRAPHITE,就是碳纤维。这是基础原料,相当于炒菜时的“菜”,但如何让菜更好吃,除了“菜”要选的好,“做法”和“调料”也很重要。以当下几大顶级杆身厂家为例,他们全部使用了复杂制作工艺—(做法)和高性能材料外层—(调料)。
常见的高端制造工艺有MATRIX公司的Interply hybrid technology(单向层内混合技术)和FUJIKURA的ROMBAX技术(FUJIKURA将自有的一些制造工艺配合其特殊材料整合在一起后起名为ROMBAX技术)。Mitsubishi Diamana系列的制造工艺及方法至今保密。但有TIGER,MICKELSON,等顶级大牌球员的金字招牌,MRC(Mitsubishi Rayon Co., Ltd.)可能认为不需要以技术作为卖点也已经足够了。从现实情况来看,MRC是对的。 顶级杆身厂家在“调料”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Matrix公司生产的OZIK系列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稳定,能量传递比率最高(球速最快)的杆身。TP-7杆身一支售价过万,且不是有钱就能买到,X-CON和M2系列及其限量版也都是身价不菲。所用的原料不但极尽“奢华”,更是提供了终身质保。常见材料如下: 1)GMAT:来自英国。高强度,耐热能力强(这一点对于碳纤维产品很重要),作为杆身的外层使用。保证了更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2)BORON:硼。高支数硼来自俄罗斯,独有的特殊交叉编织技术带来更高的稳定性。 3)ZYLON:ZYLON是来自日本的一种新型原料(也是目前最高端的防弹衣制造原料),是目前世界上最坚固的人造纤维。拥有极佳的吸震性能,可以产生非常柔和的手感。 4)GRAPHITE CARBON:选自韩国和日本生产的顶级碳纤维材料用于制造杆身的基础层。 Fujikura的杆身原料也不弱,最有名的是Triax多向编织材料。 Mitsubishi Rayon Golf最特别,其母公司就是举世闻名的Mitsubishi Rayon Co., Ltd.(MRC),几乎所有的独立杆身厂家都要向他购买原材料。其“垂直整合”能力在业界独一无二,其原材料的先进性和特殊性无需多讲。 就是这些独一无二的原料和世界顶级的制造工艺,造就了今日的这些顶级产品,造就了PGA Tour平均开球距离从1995年的260码到今天的将近290码,也让最远的人的平均距离从2000年的301码到了现在的315码。 原厂杆身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几乎所有”的球友都能使用。而独立品牌杆身厂商则是遵循每个球友都要有适合自己的杆身这个理念。如果你认为这个概念难以接受,那么请想像一下你穿别人的鞋的感觉吧。 原厂杆身要求的是能用,便宜。而独立杆身厂商则是要求高性能,高性能,还是高性能。至于昂贵的价格,好产品本来就应该卖好价钱。此外,几乎没有一个球友在使用过适合自己的独立品牌杆身后还会去使用原厂杆身的,独立品牌杆身的性能由此可见。 二、杆身能量传递的原理 挥杆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对于挥杆的人而言是较稳定的。如何将这个能量尽可能多的通过杆身传递到杆头是杆身研发人员永无止境的追求。 杆身在挥杆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传递能量。越好的杆身,所用原材料就越高级,研发周期越长,价格越贵,能量传递能力越强。 在上杆初始阶段,杆头的速度逐渐加快,但产生的力量不足以令杆身弯折(load),这时,几乎没有能量被浪费。 在上杆顶点,球杆处于相对静止的瞬间,随着下杆过程的启动,身体产生的巨大能量开始向杆身传导。由于杆头的重量较大,所以杆头被留在了杆身的后面(lag),导致杆身受力开始弯折(load)。在杆身弯折的同时,杆身开始变形(deformation)。在接近冲击球(impact)的瞬间,手完成释放(release)动作,杆身开始复原。将携带的能量释放。在这一环节,杆身的性能得以展现。使用高端材料的杆身变形小,复原能力强,稳定性好,并带有强有力的反弹(KICK),而普通杆身的变形大,复原能力弱,稳定性差,反弹少(KICK)。这就是高端杆身可以传递更多能量的主要原因。 三、软硬度的定义 杆身业界有个特点,没有标准。抛开复杂的杆身特性不说,仅仅一个杆身硬度标识,就千差万别。A厂家的S硬度很可能是B厂家的R,也有可能是C厂家的X。这令工房技师非常头疼,因此,诞生了另外一个标准,也是唯一目前被大家接受的标准——杆身震动频率。单位为CPM(Cycle Per Minute)。简单的来说,CPM值越高,杆身越硬,CPM值越低,杆身越软。CPM只是一个纯粹的数值,并不映射相应的硬度字母标识如R,S,X等。但现在也有一些独立杆身厂家将R,S,X等字母对应到不同的CPM,也开始逐渐被球杆定制业界所接受,但这个标准和球杆厂商的标准依然完全不同。 很早以前,业界传言软杆身打的远,由此引发了一场暗战。球杆厂商开始将杆身越做越软,甚至有些厂商将以前的R直接标上了S。由于软杆身的感觉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这一招很奏效,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所能购买到的产品尽管杆身上印了一个大大的S,对于挥杆速度超过100MPH的人而言,也依然软的像挥鞭子。这对于短打者是好事,但对于长打者而言,这无疑令他们丧失了开球的乐趣。更何况越软的杆身还会加大散射率,对于挥杆速度较快的人而言,更加大了他们的痛苦。不要以为挥杆速度慢的人就会得到什么好处,原厂杆身的品质甚至都不能为挥杆速度较慢的人带来什么优势。 四、原厂杆身的极限 遵循能用,便宜的原则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子呢? 走进任何一个高尔夫球用品店,拿起一支发球木或者球道木就能发现。他们无疑都比较轻,最多60几克,有些日本品牌甚至做到了40几克。相对较软,拿在手里抖一下,能明显感觉到杆身在摆动。哪怕这些杆身上印着FUJIKURA,DIAMANA。不要忘记,厂商的产品是由出价最低的竞标商所提供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独立杆身厂商也生产40几克,50几克的产品,但他们与独立杆身厂商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原厂杆身的第一大缺陷就是扭矩大。在杆头大的像西瓜一样的这个时代,杆头重心离杆身转动轴线越来越远,使得下杆过程中杆面角度越来越开放,击球时的杆面回正也越来越难。这个缺点一方面导致了右曲球,另一方面增大了散射率。根据美国GOLF LAB最近的一次机器人测试结果来看,一些原厂杆身的散射差都惊人的超过了50码,冠军则更是达到了59码。而独立杆身厂家的散射差最大的也没有超过30码,这还是在距离普遍超越原厂杆身20码以上的情况下。而最小的散射差仅有5.9码。独立杆身产品完胜。虽然独立杆身比较贵,但对于打球人来说,3000块的长草、水塘和5000块的球道哪个更重要? 原厂杆身第二大缺陷就是杆身设计。为了让他们的球杆可以适合“任何人”,在要求杆身厂家为其球杆配套杆身的时候,他们放弃了很多性能指标。原厂杆身的尾端都很软,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即使是挥杆速度很慢的人,也能让杆身足够弯曲,提供释放时的反弹(Kick)。这样做的坏处就是如果有位球友挥杆速度比一般人快了一些的话,如果他不改变发力习惯,那么他的球永远会右曲,只是多少的问题。原厂杆身不但尾端软,中部和前部同样也很软。中部柔软是为了进一步提供反弹。直接结果就是导致能量传递效率下降。而前部柔软则是为了产生更大的旋转,让球飞的更高一些。毕竟大多数球友面临的都是球打不起来的问题,而不是球打的太高。此外,为了满足厂商对价格的需求,杆身供应商都不会使用任何高端材料,效果不好也是意料之中的。 原厂杆身第三大缺陷就是稳定性差。由于为厂家配套的杆身是需要大规模生产的,厂家的QC指标自然不会高,稳定性就会比较差。稳定性差主要体现在重量不稳定,杆头不同部位的硬度不稳定,杆身扭矩不稳定等等。除了重量指标以外,其他指标都会对球的飞行弹道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 原厂杆身的三大缺陷注定了其应用的局限性。当一个球友的挥杆技术超过了原厂杆身设计时的极限,球杆就会开始影响到成绩。比如说,一个球友的挥杆速度超过100MPH,如果使用原厂杆身,哪怕是目前可购买到的最硬的S,也一样会经常性的右曲,并且会严重影响距离。如果挥杆速度超过了100MPH,使用原厂杆身时可以开球开的不错,那很可惜,这位球友的挥杆已经被杆身所限制,在不自觉中被迫将自己以前可能正确的挥杆变成了错误的。 使用定制球杆的球友在试打原厂量产球杆的时候,往往都会遇到散射率高,球非常规的偏离等情况,这些情况往往都是由不适当的杆身所带来的。 True Temper:全球顶级高尔夫球杆杆身制造商 如何辨别真假fujikura杆身? 球员锦标赛再创辉煌 KBS杆身成美巡球员最爱 美规与日规杆身的区别 直线型选手距离不足 尝试一下软杆身 如何选配最适合自己的高尔夫杆身? 轻质钢杆身比碳素杆身手感更好 高尔夫长杆身或能加快击球速度! 关于高尔夫杆身的三个艰难决定 儿童高尔夫球杆选杆技巧 轻杆身和L硬度球杆 美规中的R杆身和日规的中R或SR杆身区别是什么?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