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发誓‧‧‧比隔壁便宜”,在往球场路上的一家卖店这么写着。 不过,会选择在偏远的球场旁边开店做生意,锁定的就是球场客人;也许他们在打球前发现少带了些什么、或是在球场上表现不佳,想藉由换球具来转换一下心情,所以抢的是客人的一念之间。还记得有次与练习场里的卖店老板娘闲聊,”这里卖得最好的就是手套,再来就是帽子和服饰。”老板娘苦笑着说:”也有不少人进来借试打杆,可是往往在试完杆、问完价钱后就没有下文了。” 其实工作也是一样,如果能够早一点找出自己的观众群或利基,便很容易理出重点,做起事来也更有效率。看看身边那些大家不怎么看好,却一路平步青云的朋友,是不是都找对了自己的观众,也做对了符合观众胃口的事? 曾经有一个新进的工程师,带领着几位软件开发的下包人员,负责撰写银行和征授信中心间的联机查询程序。公司常常会接到些软件开发之类的案子,再加上这个案子的金额不大,所以并没有受到高层太多的“关爱”。一直到项目顺利完成,这个工程师转念一想,放款、贷款是每一家银行的命脉;如果这一套征授信查询可以在这一家银行使用,那么只要根据每一家银行的需求,在程序上做些小修改,便应该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于是工程师大胆的向长官提出建议,从一个金额不算大的项目,到日后可以替公司衍生出数以千万元的业务;工程师自己也平步青云,作上了主管,带领着一群比自己还要资深的工程师。 你是怎么样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替工作找出正确的施力点不难,有心就好;最怕的是让思绪沦陷在前途茫茫、不知为何而战的泥沼里。建议你试试看在原公司“内部创业”的想法,只要转个念头,把自己当成个体户,把老板当成供货商、把公司当成原厂。当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少了公司那道屏障后,做事会更主动积极,维系客户和供货商的良好互动会变得再理所当然不过了。 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是为未来的创业作评估和准备。如果将来还打算走相关产业,这种有人支付你的开销、按月给你薪水,让你累积经验和人脉的差事,哪儿才找得到啊?一旦在某些关键点上产生突破性的想法,你的格局会提高,但是却容易产生一种胜券在握的错觉,让你突然变得有自信,走起路来也显得清飘飘的。通常这时候最怕的是眼高手低,所以最好所有事情还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的去做。 手边有些拍照失败的模糊照片吗?会不会感叹曾经试图留下难忘的回忆,却只能徒留一片朦胧景象;同样的,工作没有了重心,生活便失去了焦点。这些从指缝间溜走的时间、机会,也将随着岁月转化成遗憾,一点一滴烙印在我们心上。年轻时的痕迹不深,可能没感觉;莫待年老时再自怨自艾,徒呼为时已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