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运动在苏格兰刚诞生的时候,只有一种称谓,叫Course,就是球场的意思。老球场就叫Old Course,谁都能去挥两杆,就算不挥杆,遛狗放羊也行。苏格兰的王公贵族们也喜欢挥两杆,玛丽女王还给自己配备了拎球包的专属球僮。时间久了,贵族富商们觉得天天和放羊的丝们一起打球排队太跌份,有失贵族体统。于是就选了海边风景秀丽的好地围起来,把门当户对守规矩的、家里有庄园有马车老爸有爵位的、打球不作弊输了不赖账的一群球手凑起来,大家平摊建造成本,共同维护,这就是高尔夫俱乐部的雏形。 19世纪的后半程,高尔夫运动开始在美国大行其道,球场的属性沿用了英伦传统,也大致分为了球场(后来被强调性地称为公众球场public course)和乡村俱乐部(country club,现在也有的叫私人俱乐部private club)。美国球场名字叫俱乐部的,尤其是有八十年以上历史的老俱乐部,基本都是严肃守旧的私人领域。如果没有会员带着,任你是世界首富、头号球手还是国家元首,想打球没门儿。而且,这些老牌的俱乐部在诞生时也继承了不列颠俱乐部的傲慢,有色人种、女性,甚至非盎格鲁-撒克逊的白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直到一百多年后,这些具有反人权的歧视性俱乐部章程才在一次又一次的抗议中逐渐被删除。 美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私人俱乐部,让全球高尔夫爱好者流着口水艳羡着却不能得门而入:松树谷高尔夫俱乐部、柏树点高尔夫俱乐部、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洛杉矶乡村俱乐部、旧金山高尔夫俱乐部……就算我身为Golf Digest国际级球场评委,想打这样的球场也得有会员陪着。当然,有规则就有例外,比如奥古斯塔每年打完大师赛,会抽签让一些媒体代表打一场,在球场工作的球僮也能享受一年一次免费打球的待遇,这算是比赛的延续活动,是经过全体会员表决通过的,而且也只能占用通常被“封场养护”的周一。也有人曾经跟着俱乐部草坪总监在周一封场时打过私人俱乐部,但你得跟草坪总监特别铁才行,而且要“悄悄地进场,瑟地不要”,俱乐部的会所你是进不去的。 再后来,美国球场多了,打球的人口少了,有不少俱乐部入不敷出经营不下去了,就门户渐开,演变出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半私人俱乐部(semi-private club)。在我们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的高尔夫俱乐部都是以这种形式存在的。没办法,地太贵,政策也没有保障,投资巨大,不卖会员证收不回初期成本,不多放嘉宾散客进来,每年高昂的运营养护费用就罩不住。 在日渐高涨的土地价格和越发严厉并且无厘头的政府禁令下,中国内地的高尔夫像一颗顽强的种子歪歪扭扭地生长了三十年,高尔夫俱乐部的名称和类型也逐步形成了全球独一份的中国特色。名字都叫得特别鸡贼,禁令之前的球场基本都叫俱乐部,禁令一下来,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体育公园,也有叫球会的,反正绝口不提高尔夫。就像陈丹青所说的我们国民生存哲学:去他妈的,活下去要紧。 东北有句土话: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内地高尔夫俱乐部根据经营理念和会员成分,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香港俱乐部的延伸 香港被英国殖民百年,高尔夫文化也很“英国”,只可惜弹丸之地球场少得可怜,把偏远的几座海岛球场算上才6座。20万名球手非常饥渴,只能在深圳、东莞、中山寻求慰藉。老粉岭不但入会费高,名额早已满了,不管是亿万富豪还是太平绅士,都得一边儿待着排队等候,死一个进一个,有人等了二十多年都没排上。 代表俱乐部:深圳西丽、中山温泉 2. 权贵俱乐部 只有北京才会诞生俱乐部。因为有一类人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不能让人拍下自己的车牌,也没必要花自己的钱。他们需要隐私,需要放松,需要打球,需要白手套们起舞弄清影,这里不像在人间。 代表俱乐部:华彬庄园 3. 土豪俱乐部 如果我是“土豪”,有的是预算,我平常肯定挺累的。先不说财富的积累有多难,原罪像一颗定时**,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需要一个能彻底遁世、安静放松、呼朋唤友的地方,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让我觉得物有所值。我需要“土豪”俱乐部。 代表俱乐部:从都国际峰会、山钦湾 4. 名流俱乐部 活跃在帝都和魔都,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国际化,有品位,热爱生活,喜欢社交,不介意高调,经常高频率打球。这样的人需要成为名流俱乐部的会员,哪怕贵点都行。 代表俱乐部:上海佘山、北京北湖九号 5. 绅士俱乐部 这样的俱乐部目前在中国只有一座—北京尼克劳斯俱乐部。 高尔夫在中国内地三十年了,各种高尔夫俱乐部中的精英会员发现中国的高尔夫俱乐部有种难以名状的LOCAL感,偌大的中国缺少一座真正能和国际接轨的,敢对人说NO的,能让会员产生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比较纯粹的“高尔夫俱乐部”。于是在一代球王金熊尼克劳斯的强势参与和推动下,北京尼克劳斯俱乐部诞生了。金熊尼克劳斯认为这座俱乐部是他的美国主场缪菲尔德乡村俱乐部的中国版。 除了没有性别和种族歧视性的俱乐部章程,这座俱乐部完全回归英美私人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想成为这里的会员,有钱不是第一要素,会员入会需要有引荐人,需要接受管理层的面试考核。俱乐部高尔夫手册的严苛程度也在中国史无前例,比如:一个嘉宾一年最多只能下场六次;嘉宾打球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录入指纹;时间观念淡薄的会员将遭受不同程度的罚款甚至取消订场权益;有球车道和球车服务,但60岁以内的球员必须走路打球;球上了果岭,球员自己做马克,球僮不管;会所内必须脱帽,不许使用手机等等。 高尔夫进入中国的那天起,就一直挑战着吾国吾民千百年形成的与高尔夫绅士精神背道而驰的各种习气。孔子说三十而立,我们的高尔夫球员和俱乐部也确实到了该成熟的时候了。 作者:张剑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