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中国跟朋友下过场,对中国高球的一些现象有过体验,去年12月21日回国前为此专门写了篇博文评论了一番,可能题目有些哗众取宠,得到了很高的点击率。 我的前文指出了中国高球三个不良现象: 1.极端的贵族化 2.极端的老爷化 3.极端的**化 这次回国度假,去了广东和海南打球,体验了广东清远狮子湖,广州麓湖,广州南湖,海口西海岸,观澜湖1、3、5号等7个不同的球场。前面几个场是当地朋友陪同的,打的都是友谊球,海南几场是瑞典几家球友的度假球,都非常健康。在瑞典我们都是自己推车下场,没有球童帮忙。这次在中国打球,我也都坚持自己测距和排线,因为必须用球车,而球车又不能上球道,球童的作用基本上是帮助开车和送杆。 几场球下来,我比较了中国和瑞典球场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1.中国球会豪华奢侈,服务设施齐全,应有尽有,突出享受,而北欧的球会简约自然,突出运动性; 2.中国球场整体设计漂亮,档次标准普遍很高,北欧球场则崇尚顺依自然,尽量利用原始环境,对原生态改动很少。 3.中国球场基本都要求开车,并且用球童,理由是保证节奏。北欧则必须有特别需要(医生证明)才允许开车下场,因此允许球车开上球道。事实上我发现,在下注很大而引起慢节奏塞车时,球童很少能起到敦促节奏的作用。 4.中国球友打球时非常自我,不守规则,大声喧哗,阻塞不让过球等是经常见到的现象,而且对球场监督人员缺乏尊重。这与北欧严格自律,相互尊重和谨守高球礼节有不小的反差。 前文所提到的几个现象在和当地球友的交流中我也得到了一些解释: 中国人多地少,高球运动只能提高门槛,贵族化是必然结果,为了他们节省时间和尊贵的享受,球会必须给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同时也为了安排更多的就业机会,老爷化也就形成了; 至于**化那更是国人的文化属性,人情来往通过这种"健康"的运动来进行,对相关的人来说更容易接受和被接受。道理是那么简单,但为什么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 总的说来这次高球假期我们过得很愉快,见识了那么多好球场,特别是观澜湖1号黑石球场和广州南湖球场,黑石球场还是每年举行世界杯的球场。两者都是优秀设计的典范--前者突出了火山和观澜湖酒店的反差美,后者充分利用了南湖的自然生态。在这两个场我都顺利找到了节奏,黑石球场和儿子一起打最佳球位成绩78杆,南湖是个人成绩86杆。特别值得回忆的是昨天的南湖那一场,我从金T开球,开场就差点抓鸟!连续4个par, 是创了个人开场记录。如果不是第4洞(par 3)因低估风速,进沙池打爆,从而影响后面两洞的发挥,真有可能第一次破八! 感谢胡司令,和朱总的盛情招待和指导,没有你们,不可能那么顺利找到节奏。回到了长夜漫漫的瑞典,期盼春天的到来。今年冬天没雪,气候异常温和,是否今年的球季会提前? 作者:小马老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