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走近高尔夫,是在1996年秋,那年我参加所在单位在大连的一次记者会,接待我们的是时任大连市长,后来名噪一时的“平西王”。他一再推荐我们去看大连开发区,看看他的金石滩高尔夫。那次我们才知道,草坪原来还可以种成假的一样。可怜我们脱掉皮鞋,穿着袜子,小心翼翼走在草坪上,看着几个小妞在那打球,连试一把的机会都没给。那年月,高尔夫很少,很时髦,名声还没后来这么差。 后来到了海南,海南的高尔夫恶性泛滥,连国家级贫困县都放话要打造10来个高尔夫,文昌宣布建高尔夫小镇,分管的副省长扬言要在全岛建300个高尔夫球场。在陵水的海边,我曾被邀请体验过一回高尔夫。第一次挥杆,将地下的草坪刮去了一块,球却还在原地没动。行家说,高尔夫不是拿着杆就能打的,得准备行头,得练习,得舍得花钱。有人估算了一下,打一场高尔夫,最低400元,一般要两千元。这门槛,如果自费,几乎连省级干部也不敢奢侈,没人买单,不敢玩。 再后来有一次,那个海口湾最大的地产商,多次邀请我去打高尔夫。我打趣说,高尔夫是绿色鸦片,你请我一次两次,把我的球瘾培养出来了,然后不请我了,我今后咋办?地产商生意做得很大,但没接我的话茬。后来事发,他进去了,供出了海口市100多名官员。事后我暗自庆幸,如果他当时顺势送我一张会员卡,我还就真说不清楚了。没权的人,不方便,也安全。这高尔夫,不玩也罢。 还后来,有一小老板邀请,到海口市郊的高尔夫看看。去了,跟着小老板,看着他们打球。他们打得很认真,**,自然顾不上我们。我们只好傻乎乎地跟着看,开着电瓶车转场,知道了什么是果岭,明白了高尔夫养护很麻烦,很花钱,还很不环保,全世界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高尔夫球场。那次看球很倒胃口,觉得打高尔夫的人,非富即贵,彬彬有礼的外表下,赤裸裸的还是金钱,拽得还不轻。 我有一李同学,在深圳做官,见面,他的唯一话题就是全世界打高尔夫,伸出手让我们看,说一个粗一个细,这就是打高尔夫打出来的。高尔夫能把人打成畸形?这倒是第一次见识。后来,北京的张同学,说起来很气愤,说李同学的人生观都变了。张同学当时刚调首都,踌躇满志,准备进班子吧,说点大话,也在意料之中,我没他那么旗帜鲜明。 这个周末,英菲尼迪汽车商家,与光大银行联手,邀请客户或者潜在客户体验高尔夫。我答应的时候,一再说自己这是处女秀,得从头教才行。邀请者问:“您带自己的太太吗?”我打趣地反问:“我带别人的太太,可人家让吗?” 去了,才发现在南海大道的背后,居然还有这家“德裕高尔夫练习场”,果然是练习场,全部练发球。一盒球30个,打出去就是成绩。教练手把手,教我如何握杆,怎样挥杆,怎么使劲,击球,转身,一气呵成,这才能体会到高尔夫的快乐。 几个球打出去,很快就满头大汗了。服务生不断送上装球的盘子,如果愿意,可以一直打下去。前面偌大的草坪,满地都是白花花的球,有专门的捡球车,跑着圈子,将球收拢来,再送回来。打完5盒球,人有虚脱的感觉,教练也叫停了。坐在那里,问价,球论盒卖,上午16元一盒,下午25元一盒。如果打4盒,那就一张老革命没了。纵然高尔夫走入平民人家,咱也不是承担不起这样的消费,但自幼节俭惯了的我们,还是觉得这很奢侈。 我也没底,我与高尔夫,是到此为止还是深入接触?真没把握。 作者:矢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