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当地最豪华的Fulbari Resort & Spa,同样风光秀丽,值得一试。 在每年12月到次年1月这段时间,我曾体验过南非的阳光、佛罗里达的海滩、海南的喧嚣或是昆明一如既往的春天。但去年12月的尼泊尔之行刷新了我此前所有美好的高尔夫记忆。这也许是我一生里最美妙的一段冬季高尔夫旅程。从踏上尼泊尔土地那一刻起,这趟远超预期的旅程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去尼泊尔是我的好朋友兼著名球场设计师汤姆-多克的建议。去年12月初,他到海南考察了手头的一个案子,在圣诞节的假期前,还有几天时间可以去看看一些有特色的球场。汤姆提到在尼泊尔有2个他想去的球场。一个是他朋友设计的、也是因设计班顿沙丘而一举成名的大卫-基德(David Mckay Kidd)的戈卡纳森林度假村(Gokarna Forest Resort),到今天仍是尼泊尔唯一的一座18洞球场。另一个是仅在照片上看过的喜马拉雅(Himalayan)球场。 加上日本的一名球场界权威,Masa, 我们一行三人,就这样决定出发。我要感谢多克,如果不是他的建议,我肯定会错失这么一趟美妙的旅程,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去尼泊尔打球,哪怕它就近在咫尺。从昆明飞加德满都,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尼泊尔对我实在太过神秘,这也让我在出发前并没有对这次旅途抱多大期望。那里的球场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一共8座),也从来不是杂志推荐的打球胜地,当然不敢期待什么精品和杰作。我只知道在喜马拉雅打球,会有不错的山景。我在2009年3月号《高尔夫大师》上看到过一张照片,就是被围绕在山谷和云海中的喜马拉雅球场。后来我还听美国同行们说起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尼泊尔天气多变,尤其早上雾气重是家常便饭,当时Golf Digest的摄影师Dom Furore在球场足足待了三个星期,才最终拍到了那张照片(对,就是本文的开篇图)。你能想象那种每天朝五晚五、日复一日的期待和失望吗?真是敬业。 飞机在加德满都落地,我仍然没有太大的感觉。这里和很多落后国家的机场一样,嘈杂而纷乱。来自各个国家的旅游者聚集于此,操着尼泊尔式英语揽客和兜售的人随处可见。 从加德满都机场到戈卡纳森林度假村大约30分钟车程,一路所见和我想象中的加德满都并无二异,喧闹而拥挤的街道两旁,众多楼房、印度教庙宇和棚户组成的贫民窟比肩而立。这里的黑出租车几乎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日韩产品,司机们麻利地将我们的球包绑在车顶,然后钻进驾驶室发动那台耗油量严重的老汽车。加德满都的城市化进程在上世纪末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后戛然而止,保留下现在这个传统与现代混合交织的大杂烩。而作为一个国家,尼泊尔也和周边邻国有着相似的经历。这里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在二战后获得独立,并在上世纪80-90年代有过一段经济高度发展期。21世纪初,尼泊尔因为民主革命和王室的退位而陷入了几年的政治动荡。最近这两三年经济和政局相对稳定多了。 我们在戈卡纳森林度假村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飞往喜马拉雅球场所在地博卡拉(Pokhara)。这趟在数十座小飞机上半小时的旅程,成为我这次尼泊尔之行最大的收获之一。如果你无缘去登顶珠穆朗玛峰,那么你可以来一趟这样的飞行。我挑了一个紧贴右侧舷窗的位置,那半小时我的眼睛基本没有离开过窗户,手里的相机也一直都是开的。从万米高空俯瞰喜马拉雅山脉,晨曦所过之处,皑皑白雪被染成一片金黄。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从洛杉矶往西雅图那趟飞行中,我曾感受到过相似的震撼。但和那一趟白色火山的风景相比,这一趟的景色更为壮观和绚烂多彩。
喜马拉雅球场的6号洞果岭。为了防止野生的牛羊对果岭造成破坏,球场内的果岭都设置了一圈铁丝围栏。 博卡拉不是座现代化的城市,它的机场就像个小型汽车站。但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静谧而秀美的地方。博卡拉只有10万人口,却已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中尼边境平均海拔8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尼泊尔一侧高度急剧下降,到了仅100公里之外的博卡拉,海拔只有1000米上下。这也造就了喜马拉雅山南麓博卡拉河谷上这座美妙的城市。这里拥有从远处的雪山到城镇里亚热带森林湖泊的全部景观,如同共拥阿尔卑斯山和日内瓦湖的瑞士。所以博卡拉也有一个别名:“南亚的瑞士”。无论徜徉在小镇里的湖光山色中,还是朝喜马拉雅山徒步远足,都是完美的体验。从博卡拉机场到喜马拉雅球场大约20分钟车程。大多数的路程都是羊肠小道,但两边的风景却总是让人忍不住下车驻足。球场尽头就像一个小道尽头的世外桃源,在那个起了薄雾的早晨更是如此。 我们到达球场的时间大约是早上10点,起雾的天气也给了我们不少烦恼。因为我们订了当天下午4点的飞机返回加德满都,这让我们有点担心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18洞。“不用担心。”球会老板兼球场设计师Ram Gurung这样告诉我们。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他特意一大早就在球会等候。他对我们说,在这个季节,博卡拉早上起雾很正常,一个小时左右就会消散。 很快,我们就得以如愿开球。为了让我们能对球场有更好的了解,Ram这位将近70岁的老人特意和我们一起下场走了18洞。他出生于英国殖民地时期的尼泊尔,后来在新加坡受教育并加入英国海军,以上校军衔退休,还获得了大英帝国MBE勋章。这位哥们是在从军时开始打上高尔夫的。他想念儿时记忆中巍峨和秀美并存的尼泊尔风景,决定在这里养老。当然,球瘾很大的他还需要一座球场。直到1993年,他听说有人要在博卡拉修建高尔夫度假村,于是毛遂自荐加入了这个项目。球场一开始建成9洞,后来逐渐扩充成16洞, 其中两洞重复打两次(第1和第2洞,也是第17和18洞),就形成一个18洞的循环。 所有的好高尔夫球场都有它的特色,但在喜马拉雅球场,用毫不夸张的说法,连它的用地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Ram专门在喜马拉雅山脉谷地找到了这块河道穿行而过的丘陵地带,这为球场提供了天然的起伏和水障碍,当然还有完美的自然景观—— 冰川融化造出的蓝色河道、黄绿色的球道、加上远处白色的雪山、天上的蓝天白云,还有球道上的牛羊和天上飞过的老鹰,五彩缤纷。走在球道里,Ram不无骄傲地说,当年他建造球场时没有动用任何大型机械,花了五年的时间建成9洞。一切球道的走向、球洞造型、球场布局乃至画幅一般的景观,都是浑然天成。在今天这个充斥着大型土方工程和纯人造球场的年代,他确实值得骄傲,因为和大自然对话的能力,正是设计师道行的体现。正如设计了柏树点和奥古斯塔的大师阿利斯特 - 麦肯兹所说: “对球场设计师来说,最高的评价莫过于,球手认为他的作品是纯天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