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观码数本,后九看似难度相对较低,但比起前九洞,球道不仅是窄了许多,而且赋予了更多的变数。难度系数排名靠前的第11洞,全长435码,不仅是距离最长的四杆洞,而且落球区的两个沙坑将球道收到只有20码宽。第12洞发球台是整个天湖岛的至高点,发球台旁立碑为据,不仅记录了2155米的海拔,也铭记了与天湖岛2号场建造期三年间,历经的云南三年大旱期。188码的下坡三杆洞难度最低,主要目的是让来打球的每一位球友赏风景,环视四周气势磅薄的群山,俯瞰山脚下蜿蜒而过的牛栏江,好一幅大好河山风景画。第13洞是一个欺生洞。 这是一个上坡四杆洞,球道左侧突起的部位杂草丛生,即便球僮提醒瞄着那边开球没事,也不由得让人往右侧斜坡上开球。原来这是一个双球道,左侧过了杂草区又是一片开阔地。Par5的第15洞是全场难度排名第二的球洞,开球要越过与球道之间松树密布的山谷,偏左距离不够上不了球道,偏右又会进入球道右侧的大片杂草区。这个左狗腿的五杆洞需要每一杆都放对位置,才有机会标准杆上果岭。17洞同样是一个难度不低的五杆洞,整条球道随山体从左向右倾斜,考验的是侧坡球位的打法。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场球下来,钟情林克斯精髓的球友一定会发现,被球友们传为高原林克斯的天湖岛2号球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属于林克斯风格,准确地说是,形似而神非。 所谓林克斯,要追溯到这项运动的发源地。高尔夫最早出现在在苏格兰的海边,陆地与大海的连接处,多为荒滩,地质偏沙化,留不住水分,不宜种植农作物,就拿来建球场。随着时代的演变,高尔夫球场跨进陆地,而最早的球场也沿袭下来成为了林克斯风格。捉摸不定的海风、深邃的壶形沙坑,肆无忌惮的野草,成就了林克斯的精髓。 而天湖岛2号球场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就是在高原上的一座林克斯,偶尔只有零星几颗小松树点缀,也几乎没有水障碍,有的只是狂野的荒草区。之所以神非,是因为球场的沙坑造型以及设置都不是典型的林克斯特征。球会管理者也坦言,早期规划时根本就没有往林克斯风格去考虑,只是一般的高原峡谷球场,设计师当初在设计2号球场时,一定要保留最原始的地形地貌,尽量不去破坏这里的一木一草。没想到球场面世后,很多打球的客人都说感觉像是在苏格兰的林克斯球场,直呼过瘾。 慢慢地高原林克斯的美誉也就传开了。既然如此受到好评,球会也打算在适当的时候对球场进行一些改造,尤其是沙坑的造型和设置,让这座球场更加贴近林克斯风格。 在天湖岛打球,一定要遵循几条当地规则。首当其冲的就是距离控制。经常去云南打球的球友都深有体会,在高原打球,距离通常都会比平时远10%左右。不要以为距离远是好事,平常进不了的障碍,都会在射程范围内,打穿几次后,就会感叹,距离远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好事。其次是果岭上的暗线。虽然天湖岛的果岭全部采用本特草,尽管没有草纹,但在山地球场打球,通常都会看反线。如果线路判断与球僮有争议,切记一定要听球僮的。 其实这样里边也有一些规律,靠近山的一侧,通常都是较高的一侧,而设计师往往都会在这样的位置做出相反地势的假象,这也是设计师通常都会惯用的小伎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