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了高尔夫的英国人说:“四月是最残酷的季节。”从某种意义上,的确如此。比如小将麦克罗伊,在大师赛最后一天开始之前,谁能想到领先了足足三天的他最后会崩盘?即使有人能预见到小朋友最后穿不上绿夹克,可谁又敢放言自己能预见到小麦最后连前十都没进(有人评价,“只有IBM的超级计算机‘沃森’能够算出这种可能性”)? 又比如泰格· 伍兹,被“虎迷”给予了那么多厚望的他,一次次地用精妙的表现把“虎迷”的胃口吊高,把大师赛的收视率重新提高(仅在中国,就有央视高尔夫网球频道、旅游卫视、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等三家电视台转播),网络上也讨论得热火朝天,最终却还是没能终结“车祸门”之后的冠军荒;又比如大帅哥亚当· 斯科特,无数女球迷和广告商都希望这个漂亮的脸蛋这一次能笑到最后,可是最后也还是失之交臂。 89岁的约翰· 阿索默老爷爷,知道自己昔日的弟子要来中国,多年没有和老虎见过面的他希望能在北京和弟子见上一面。这本是一个在常人看来完全是人之常情的小小心愿,却因为弟子现在是超级巨星、在中国的两天行程安排精确到以分钟计算而差点变成“不可能任务”。 其实,这个见面如果最终没成,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可以解释。不能怪老虎,因为“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对这样的superstar的严密保护让他很难知道自己的老师此时就在北京而且想见他;也真不能怪此行的赞助商,在商言商,不想节外生枝,先要保证自己的活动顺利完成也无可厚非⋯⋯ 但是,“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我们也要将它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 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但是”能让我们在无常的世事中感受到美好。在热心的林涛以及众多热心人的关照下,我们最终见证了“老虎北京之行最感人的一刻”。 但是,大师赛、甚至说高尔夫的最大魅力,不正是这种未知性么?大师赛、乃至高尔夫、乃至体育、乃至人生的最有趣之处,不正是挑战这种未知性么? 高尔夫里常说到一个词,“风险与奖励并存”,不冒风险,奖励的喜悦怎么体现?诚然,冒险的结果有时,甚至可以是好多时候可能都是失望,但只要失望之后不放弃希望,依旧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哪怕以某些世俗的成败标准看来最终依然属于遗憾,但那份过程已足够自己和真正懂得欣赏的他人回味。因为爱因斯坦说过,“上帝不扔骰子”,看一时与看一世,结果大不同。 所以,还是想想林徽因是怎么说的: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的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球友们,看完这么精彩的一届大师赛,以及这么一个美好的故事,还等什么? 作者:黄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