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正在写诗,每写完一行,一个浑身是汗,脸色古怪的小子就伸手递来一支不同的笔?当然后你可以说我打出来的球哪里像诗那么美妙,介我的确一直希望它像。    在和我的最后一个球僮并肩而行时,我了解到(a)他有一个商业学位,希望在萧条的市道中换个工作(b)他昨天夜里一直喝到3点半才睡;(c)他女朋友读过我的一本书;(d)他祝愿我玩得开心,明天再来还是找他;(e)他暗示我是不是小费多给点。我说我就按行价给时,他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就这样,除了为我自己的球操心,我还不得不扛起了有关他的职业前景、夜生活过度、女友的文学爱好以及他的小费等等等等。    所以我发誓,除非走不动了,我绝不带球僮。高尔夫是一种自我折磨和升华,没有讨同伴快乐的必要。 -------------     做出上面这番“不要球僮”宣言的人是约翰·厄普代克,发表于1993年12月的《(GolfDigest)》。我想说的是,要不要球僮,其实是个人喜好,纯属个人问题。有人必须要球僮,有人不想要球僮,有人这回想要下回不想要球僮,都是可以理解也应该被接受的。倘若有人因为看了这篇文章而非要俩球僮或者要币和球僮聊聊看过什么书,也都悉听尊便。打球是个很私人的事,主角是球友,为球友服好务,用好服务回报球友的钞票是天经地义的事。     国内最近有球场取消球僮服务,对球场经营者来说,这么做自有其考虑,至于效果如何,也属于经营者的个人问题。前提只有两点,一是这种决策从法规和情理上对会员们说得通否,是否把自己的个人问题变成了会员们的问题;二是对那些“下岗”球僮,是否按法规处理解决好了他们的个人问题。     高尔夫的游戏规则从根本上说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处理好个人问题。3月8日这天,韩国高尔夫大丰收,37岁的梁容银赢下了美巡本田精英赛,他上一个冠军还是在2006年上海汇丰冠军赛打败老虎·伍兹;20岁的申智爱则在众星云集的LPGA新加坡女子汇丰冠军赛上脱颖而出,今年才是她正式的LPGA新人年,但去年她就已经拿下过包括大满贯英国女子公开赛在内的三个LPGA冠军。韩国人的韧劲,在这两位身上一览无遗。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尊敬,但我觉得,首先还是他们为自  己赢得了尊敬,赢得了那些有形和无形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