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职业梯全长仅有6828码,这里350码以内的四杆洞多达5个,这里最长的三杆洞也不过192码。从简单的数据看,征服北戴球场似乎并非难事,但事实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北戴球场的球道舒缓起伏,球道两旁的灌木丛长度齐膝,180多个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规则或不规则的沙坑遍布其中,狭小并起伏的果岭随意而紧凑地点缀着球场。野性但不张扬,原始但不鲁莽。这就是著名设计师皮特·戴(Pete Dye)在深圳观澜湖的作品。 在皮特·戴之前,有很多顶级设计师已经在观澜湖留下了印记,这当中包括18个“大满贯”冠军得主杰克·尼克劳斯、斐济黑珍珠维杰·辛格、南非天王恩尼·艾斯和刚刚在英国公开赛表现惊人的53岁老将大白鲨诺曼等。皮特·戴肯定不愿错过如此热闹的聚会,更加不愿错过一个目前全球高尔夫球场兴建速度最为迅猛的国度。年过八旬的皮特把他一生积累的设计精华全部融入了这座新球场。 北戴球场的第1洞是全长427码的4杆洞,由高走低的地势让距离不成问题,但落球区狭窄,果岭前方左右各布有一个沙坑。此洞对球友的开球和攻击果岭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标准杆3杆的第2洞仅137码,站在梯台上望向高处的果岭,发现周围长草遍野,球手能到达的地方恐怕只有果岭。果岭后方是一个边缘由枕木垒起的巨大沙坑。戴氏风格从此洞开始逐渐展现出来。 在沙坑壁堆积枕木的做法最早出现在爱尔兰的老球场里,皮特对枕木的偏爱,几乎达到了偏执的程度。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北戴球场的枕木用量超过5000根,为了找到这些枕木,球会采购部门绞尽脑汁,寻遍大江南北。最终使用的枕木,大多购自东北的铁道部门,都是在铁道上服役了20年以上的“老兵”。除了沙坑壁,球场里的所有台阶也用枕木砌成。散着淡淡机油味的枕木,用浓重的黑色点缀着球场,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气息。 球场的后半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14洞右侧的超长沙坑长度将近300码,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米,它存在的意义不单为了增加难度,更重要的是愉悦视觉神经。330码的15洞给了不少球友一杆攻上果岭推鹰的可能,不过往往风险也会随之而来。 611码的最后一洞是笔者最喜爱的,由高走低的地势可以让力量型球友轻松开出300多码的距离,不过即便仅剩下200余码,攻击果岭也要格外谨慎,陡峭的沙坑环绕果岭,不仅偏左偏右不可,即使是打过也会面临相当的难度。平静中暗藏杀机,险象环生,灵感寓于平淡之中可谓北戴风格。 没有超长的距离,没有额外的规划,一切以自然的地势环境为基础,皮特·戴用长草、沙坑和起伏的地势为球友们制造了简单中的不平凡。打完北戴球场后有一个体会“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把复杂的含义用简单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一点皮特·戴做到了,而球手要做的,就是背起球杆来这里体验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