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韦博(Dan Webb),加拿大人,棕榈泉国际高尔夫学院首席执行官,关天朗的启蒙教练。 35岁时,丹尼成为高尔夫职业教练,50岁时,丹尼来中国开设高尔夫学院,年近60岁,丹尼计划着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高尔夫学院。丹尼说:“我还要在中国工作30年!” 2013年11月初,丹尼·韦博被《高尔夫》杂志在全国十佳教练评选活动中获颁2013年“优秀外籍教练”。 这是丹尼·韦博的故事,这是外籍教练来华发展的故事。 繁忙的CEO 毗邻深圳湾,距深圳市的地标建筑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仅一箭之遥,这里坐落着一家气势恢宏的练习场。弧形的四层建筑拥抱着前方宽阔的落球区域,高尔夫球从大楼约160个打位里如天女散花般飞出。 这里原是深圳沙河高尔夫俱乐部的练习场,现在是棕榈泉国际高尔夫学院的所在地。 2013年1月,棕榈泉国际高尔夫学院经改扩建后正式营业。从年初到年尾,丹尼·韦博持续着繁忙的CEO生活。用丹尼自己的话说,他每周工作7天,每天10个小时。再过一年,丹尼就60岁了,每个同事都在赞叹丹尼旺盛的精力。 记者和丹尼的一次采访约在了一个周一的上午,丹尼一改惯常的高尔夫行头,穿上西装西裤。听说有拍摄的需要,丹尼特意展示出了另一种形象。记者在学院门口碰到丹尼时,他正用手机和别人通话,丹尼伸手向记者示意。 丹尼在学院门口来回踱步,和对方的通话持续了十几分钟。丹尼的同事说:“你稍等,这是丹尼每天工作的常态:忙!” 采访的地点在学院的接待室,还未落座,丹尼先将记者引向他在楼下的办公室,说要给记者看一件东西。 从文件柜中,丹尼拿出了一顶高尔夫帽子。2005年年初,初到中国的丹尼在广州开设了核心高尔夫(Core Golf)学院,这顶帽子是当时学院的“官方纪念品”,丹尼一直保存至今。 帽子的设计简单大方,咖啡色的普通布面,正前方绣着“Core Golf”的英文字样,背后绣着一行标语:“5%教学·95%训练”。丹尼说:“这是我刚来中国的教学理念,一直持续到现在,学员被点拨之后,更重要的是刻苦训练。” 回到接待室,拿着帽子,丹尼回忆起8年前初来中国的往事。 起步维艰 来中国之前,丹尼是加拿大核心高尔夫(Core Golf)学院的副院长,本来打算和合伙人在多伦多的市中心开设一家大型高尔夫学院,但来中国的想法改变了丹尼的人生轨迹。 丹尼的合伙人拥有一家高尔夫模拟器公司,这些模拟器设备是在中国制造的。通过这层关系,这位合伙人想在中国开设高尔夫学院。丹尼成为执行这次任务的人选。 当被告知广州这座城市时,对中国了解很少的丹尼一头雾水,“广州是什么?”他立即在网上搜索这座他将会抵达的城市。很快,迷茫转变为欣喜。对于喜欢接受挑战的丹尼来说,“广州任务”将会是一次美妙的冒险。 万事开头难,丹尼初来广州的岁月可谓饱经波折。 2004年末,来广州开设高尔夫学院的把前期准备工作交给了一位在香港的朋友,这位朋友负责为丹尼租用两个教学场地,并且拿下两个营业执照。 不久后,丹尼被告知,一切都安排好了。然而,当丹尼带着两个外国高尔夫教练在2004年12月来到中国时,丹尼发现什么都没安排好,没有租好的学院场地,也没有营业执照。丹尼和两位外国教练初来广州就成了“流浪汉”,他们无球可教,无人可教。 然而,情况很快有了好转,通过朋友的关系,丹尼联系到了广州至尊乡村高尔夫俱乐部(该球场已于2007年停业,据说是因为高速公路要贯穿球场)。这家位于广州市中心的球会欣然接纳了丹尼的团队,为丹尼的学院注册商标,为丹尼开设银行账户。 由于地理位置出众,打球人数较多,学院一开始经营,便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丹尼说一周就有10余万元。 丹尼以为自己的学院能够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了,然而,问题又出现了——球会将学院营收的资金严加控制,不让丹尼随便支取。刚来中国的丹尼实在不理解球会的行为,认为这是侵权。一怒之下,丹尼带领自己的团队离开了广州至尊球会。 回忆起当初的故事,丹尼现在却是另一种心态:“所有这些挫折都是有趣的挑战。现在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会采取另一种处理方式,会和人调解、协商,更多地用中国人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纠结于人权、法律的细节,毫不妥协。” 丹尼的运气很好,在离开广州至尊球会后,他又在广州南部开设了另一家高尔夫学院。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这次的问题不是来自中国,而是国外,丹尼加拿大的合伙人在英国和印度遇到了一些生意上的问题,停止了对他的资金支持。同时,这家练习场仍然冻结着学院的资金。 当时丹尼的学院有15个工作人员,并负责执教广州青年队。丹尼不能支取他挣来的钱,也没有了合伙人的资金支持,一切又变得困难重重。 这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在丹尼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