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入奥,世界高坛欢声雷动。冯珊珊加冕大满贯,关天朗震惊美利坚,广州乃至中国高尔夫球开始为世人关注。全运也首次增设了高尔夫项目。 在高球旋风的带动下,高尔夫球运动、产业在中国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高尔夫究竟给青少年带来什么呢?了解了这些,或许才有更多的家长,为孩子安排一个“高尔夫夏令营”,不为别的,只为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日前,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征战青少年系列赛的广东少年,听他们讲述高尔夫对生活、学习、健康带来的点滴影响。 老爸撑起高球一片天 高尔夫球距离我们有多远?看看球场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就知道这项运动距离孩子们有多远。 当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多样化的家庭背景,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让青少年提前接触高尔夫球运动成为一种可能。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个好爸爸,这是很多高尔夫球少年惊人相似的成长要素。 出生于1999年的张俊斌,7岁接触到高尔夫,10岁开始拜师学艺,如今已是广东青少年高尔夫球的精英。“是爸爸教我打球的,但他打球很烂,”小俊斌告诉记者,但还是很感激爸爸让他认识并进入高尔夫球的世界,“他有时会当我的球童,是个不错的搭档。” 打球3年来,张俊斌进步神速,而老爸的球技止步不前。青春期会有逆反心理,父子俩是怎样处理这种微妙的关系呢? “有时候会想‘讲什么啊,还没我打得好’。”俊斌憨憨地笑着说,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听老爸的。 刚读初一的俊斌,现在身高已经1.82米了。爸爸张建军开始有些担忧,“东西方人的体质不同,中国人长得太高了,灵活性会差一些,对打球不利。” 2010年,张俊斌开始参加观澜湖青少年系列赛,表现不俗,去年先后获得第一赛季决赛和总决赛两项季军。今年则在汇丰赛深圳金湾站比赛中折桂,在国家队选拔赛上也备受看好。 出生于1997年的黄敏怡,同样来自深圳,打球2年半,开杆230~240码,最好成绩是66杆。 “我是看报纸知道高尔夫球项目的,之前练过跆拳道,因为容易受伤,爸爸让我打高尔夫球。”黄敏仪说。她如今也是广东女子球手中的佼佼者。 其实,在是否运动、从事什么运动这个问题上,主导权大多在父母手中,只有老爸的心力、财力全部到位的情况下,才能为孩子撑起高尔夫球的一片天。 学习和打球争抢时间 说起孩子业余从事体育运动,很多家长都会倒苦水,“时间不够啊,特别是小升初后,课业压力大,谁能给孩子的未来一个承诺呢?” 的确,即便是在教育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素质化教育全面铺开的今天,参加体育运动和读书、学习“抢时间”,仍然是悬在家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每天都练球。”张俊斌说,放学后快速写完作业,爸爸开车带他去打球,“有点累,没有时间像别人一样玩,也不想去少年宫。” 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李佳颖,目前在深圳读书,同样面临着体教结合转换的问题。 “我在深圳念书,下午5时下课,练到晚上9时。”李佳颖告诉记者,她现在宝安区一间学校读初一,可能同龄的孩子每天待在学校,心智并不成熟吧,“我们打球要自己安排很多事情,还要观察、判断,作出决定,会比较独立一点。”这些特征也得到黄敏仪的认同,她同样感觉自己会比同龄孩子要成熟一些。 “回到家里,我不会跟父母撒娇,我知道他们很辛苦,赚钱让我打球,所以我比较听话。”李佳颖说。而这些话题是内地很多球手没有涉及的。 除了高尔夫,她还喜欢足球、篮球、棒球、羽毛球、乒乓球,运动时尽量避免受伤。打球两年来,李佳颖把心思都放在高尔夫球上,她并不想随便玩玩就算。 黄敏仪则是一个特例,她休学一年,专心练球。“我不喜欢学习,太枯燥了;”黄敏仪说,爽朗的个性显露无遗,“回去重新读高一,还没定哪个学校,对读书的兴趣要看氛围吧。”她课余喜欢旅游、看电影,除此以外就是看高尔夫赛事转播,“高尔夫球让我更独立,出去打比赛,国内到处飞,都是我自己,爸妈不会跟着。” 未来距离现实有多远 入了高尔夫球的行当,每个人都会心怀梦想,老虎伍兹、麦克罗伊、曾亚妮、魏圣美、冯珊珊……偶像就在眼前,能否和他们比肩,这要看造化。 李佳颖说,“以后想打职业赛,我就每天努力,再练多一两年去国外发展吧。” 张建军则想得更多:“儿子打高尔夫也是误打误撞,刚开始是为了锻炼身体。俊斌身材已经很好了,去打国家队选拔赛,教练很看好他;关键在于,谁坚持下去谁就成功,现在打好了没用,18岁打好了才有用。” 高尔夫球选手的成功往往和出国打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美巡赛、欧巡赛才是世界顶级赛事。“我们要一步步走下去,下个月带他去打希望赛,明年去美国,未来路很长。”张建军说,现在并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去美国打球,家长必须跟过去,否则效果没那么好;孩子独自在国外生活还需要时间磨砺。” 在爸爸面前,张俊斌是个单纯的孩子,但走向赛场,他必胜的信心和豪情就出来了,完全不是13岁男孩的范儿。“我比较喜欢较短的洞,容易抓鸟(小鸟球)。”张俊斌说,“距离长的一杆上果岭当然很开心,但并不好打;有过一杆进洞的经历,感觉很爽。”小俊斌的偶像是泰格伍兹,“我就是想远远地看他打球,也不会狂热追星。”他已为自己定下来了十年计划,那就是10年后打大满贯。 记者在采访中留意到,很多家长的心态很平稳,孩子打球不为名利,只为健康和乐趣。毫无疑问,金字塔的基础越扎实,中国“老虎”出世的几率越高,这是必然的规律。而让孩子多一项技艺,人生多一抹亮色,社交舞台上多一条渠道,何乐而不为呢? 花钱游戏拒工薪子弟 一直以来,高尔夫球都被贴上“贵族”的标签;当这项运动步下“神坛”,渐渐为老百姓所接纳、认可、参与,时尚、休闲、绅士成为高尔夫的新注脚。 培养一名高尔夫球选手需要哪些费用?我们来算一笔账。 “现在青少年赛的报名费倒不贵,像汇丰赛就是300元(去年免费),广东省巡回赛500~800元。”张建军说,但这不包括500~600元的下场费(球车、球童费、果岭费等),“通常来讲,省内比赛一场要3000元左右,省外比赛要5000~6000元,主要是路费、住宿和吃饭费用较高,带教练去会更贵。”如果暑假去美国,一个月下来要20万元。 记者问道,培养孩子打球,每年要投入多少钱? 张建军粗略算了一笔账,“不出国就没那么高,一年大约20万~30万元,主要费用包括:教练费和比赛费。将来如果要出国,肯定要辞掉工作了。”如此说来,从10岁开始到20岁成才,一个家庭要支出200万~300万元。 在这方面,广州市高尔夫球协会有成功的经验,那就是联络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球会,免费向青少年开放球场,这对于推动中国高尔夫球青训有着重大的意义。 不少球员家长通过媒体呼吁,球会应该向优秀青少年高尔夫选手提供公益球场,“在发展青少年高尔夫运动方面,海外有很多成功经验,像美国、泰国给予青少年非常大的政策扶持。” 张建军告诉记者,儿子每年要打130场球,仅场地费一项就要10万元,他也感觉有些吃不消。“这方面观澜湖球会做得非常好,为青少年球手减免了很多费用。”张建军说,其实,小孩子也不敢多练,“练多了会疲劳、厌倦,十年磨一剑,要慢慢来沉淀。” 关天朗在美国大放异彩,国内高尔夫球界群情振奋。家长们希望这不要成为一阵风,很快又恢复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