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量身订做,能帮你找到最适合的球杆,高尔夫教学更是如此。 许多国内球友在找高尔夫教练时,会根据朋友的口碑推荐、开始上课前与教练的沟通、甚至是「试教」一堂课,来决定要不要跟这位教练学球。球友的目的,在于找到一位「好」的教练,作为学习高尔夫球的指导人。然而,很多状况下,球友们并未仔细评估,在高尔夫的课堂上,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当然,大多数教练不会去「挑」学生,但是好的教练在开始上课之前,当然会先去观察这位球友是什么样的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帮这位学生解决需要。在开始上课之前,课前沟通其实非常重要,教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事先规划,并预期在上课期间,可能发生的状况。这就是所谓个性化教学的概念。例如不同年龄层的学生,会需要的课程安排就不会一样。如果是青少年球员,就会以稳定的基础为目标,如果是青壮年球员,就必须考虑练习的时间与计划。如果是60岁的长者,挥杆时就会利用较多的移动与手的动作,身体的状况可能也会比较多,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会有所变化。 球技水平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举例来说,初学者需要的课程,授课方式以及进度安排,就会和已经打过多年球的人不一样。上课前可以和教练沟通本身的打球经历,主要问题与差点。初学者也可以与教练说明自己过去曾经从事什么运动、协助教练了解本身的运动基础,进而安排课程。例如初学者在开始学球时,由于姿势并为稳定,挥杆概念也还没成行,因此学习方向是先学好挥杆动作,而不是打到球。当动作稳定之后,将球放在挥杆路径上,球自然会打出去。因此,许多教练面对初学者的前三堂课,学生可能连球都碰不到。但是,如果是已经打过一段时间的球友,可能就无法接受。因此假设是修改动作,那会需要较多的练习去建立学生对于新动作的信心,然而在更改动作的阶段则必须避免下场,以免因为对击球结果好坏的压力,而影响了改进动作的原本目标。 有系统,有方向的练习计划,才能有效地使球技进步。个性化教学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学球的目的。学生希望能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同时希望花多少时间去完成。这些都会因为学习者个人的状况差异,而有不同的难度。因此,教练们也会根据学员状况加以调整。举例来说,如果某位球友在星期一去找教练,希望能在周末下场时让他打得好,那么根据球友的目前状况、可以分配的时间,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安排的课程内容、上课频率等也会有所不同。 高尔夫教练在球友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种引导的角色。就如同老虎伍兹在学习高尔夫的过程中,最初的教练是父亲厄尔伍兹(Earl Woods),青少年时期是布区哈蒙(Butch Harmon),三十而立时换成汉克汉尼(Hank Haney),并在经历人生转折后,换为现在的西恩傅利(Sean Foley)。更换教练的原因,并非是之前的教练不够好,或是教学方式出问题。当伍兹的目标改变、挥杆状况改变、身体状况改变甚至单纯地想要突破时,更换教练就是一种寻求协助的方法。 如今信息流通的时代,高尔夫的教学信息已经几乎是随手可得。不论是透过网络、杂志、教学丛书等,都有许多专业人士们累积的心得与经验。当国外球员与教练谈到教学时,通常会用合作、共事(work with)来形容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和国内过去「拜师」的观念有所不同,教练与学生间是透过互动,来达到设定的目标,特别是对于成年球友来说,教练不应该是学生花钱请来「雇员」,学生也不是属于教练的「弟子」,而是透过更多良好的交流与互动,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专业伙伴。球友需要透过教练学习更多挥杆与击球的知识,教练也能透过教学与引导中,获得成就感与经验,这才是双赢的策略,也是让你的教练费花得物超所值的最佳方式。你可以花钱只买高尔夫课程,当然,也可以从高尔夫课程的学习中,找到学习成长的伙伴。 高尔夫的个性化教学,远比球具量身订作困难。尽管球具规格非常繁复,但不会比人与人之间的变化来得多。如果只针对挥杆,或许可以归纳出一些原则。但是高尔夫是结合挥杆动作、球具规格、体能条件与心理状态的运动。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问题可能出在各种部分,因此真正好的高尔夫教练,绝对不会是只会教挥杆的教练。 在民权练习场从事教学工作的本刊50大名师萧纯和指出:「让你受用一辈子的挥杆建议,也许不一定是来自于你的教练,而是任何打球时在你身边的人。」个性化教学的定义,在于学生与教练之间相互了解,并激发出更多学习的乐趣。 |